辛梓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歡在城樓之上,眼見袁烈人馬被圍,心中也不免一緊。
此刻城內箭失已盡,即使鑄造的再快,也要明天能完備。
若要相助,只能是出城。可此時若是出城相助,拓跋全定會指揮大軍全面攻城,到那時不僅幫不了袁烈,還會使得他陷入險地,為今之計,也只能寄希望於袁烈能突圍而出。
拓跋全眼見袁烈勇武過人,竟是生了愛才之心。下令不許放箭,只待他筋疲力竭,將其生擒。
如此一來,那袁烈再無束縛。
縱馬馳騁,儼然將那戰場,變成了個人表演的舞臺。
眼見大軍包圍上來,他對身後士兵說道:“弟兄們,此乃死地,只有奮力向前,方有一線生機。”說著挺槍躍馬,帶頭衝殺。
手下兵士一看,自己的將官身先士卒,衝殺在前。一個個宛如戰鬼一般,手舞長刀,向那十萬大軍撲去。
刀起處,衣甲平過,血湧如泉。饒是拓跋全、高歡經歷大小戰役無數,也不成見過,如此激烈的廝殺。
袁烈槍到處,遼廣將士無一可擋。那條長槍,宛如蛟龍翻騰,殺的那遼廣十萬大軍,將士丟盔,兵卒卸甲。
一將之威,利於全軍。
這五千人,殺的那十萬大軍人人自危,陣腳大亂。
袁烈眼見地方陣腳已亂,一槍分開眾軍,率領眾人,殺破大陣,突圍而去。
拓跋全見十萬大軍,都沒能擋住袁烈區區五千人馬,惱羞成怒,親自指揮大軍前來攻城。
那蒙城本就有“鐵關之稱”,再加上犬字營連夜趕製的雷火彈,拓跋全幾次攻城均被打退。
雙方就這麼來來回回,僵持了十餘日。拓跋全雖有十萬大軍,對這銅牆鐵壁的蒙城也無可奈何。
城內的高歡,雖然暫時擋住了拓跋全的進攻。可城內糧草已盡,高沛援軍再不到,城破只在旦夕之間。
拓跋全見識了袁烈的武勇,即刻書信一封,調遼廣武藝最強的三十二員上將,前來助陣。
這日拓跋全組織人馬再行攻城,高歡率領殘部殊死抵抗。
奈何糧草已盡,士卒亦死傷無數。抵抗的力量越來越小,城內士氣也低到了極點,就連高歡都做好了認命的準備。
便在這最危險的時刻,遼廣人馬忽然陣腳大亂。
直急的高歡急爬上城樓,極目望去。遠處一面黑色豹紋的旗幟,正急速的朝這邊而來。
那旗子他再熟悉不過,那是他的豹字營。這面旗幟只有他和高沛知道,絕不可能是敵人的誘敵之計。
當下欣喜若狂,他對著城內將士高聲道:“援兵來矣,援兵來矣。眾將士,援軍已到,即刻整備軍隊,隨我殺出城去。”
這邊拓跋全見陣腳已亂,料定是袁烈搬了救兵回來。
即刻命令所部四員上將,連同調來的三十二員上將一起,擋住袁烈來路。
城破已是旦夕之間,這三十六員上將,只需擋住援軍半天,定可破城。那時便是高沛援軍到得城下,也是無計可施。
可事情的發展,往往突破人的預料。那三十六員上將,竟連半個時辰都沒擋住,就全部被袁烈挑於槍下。
這三十六員上將,可不是浪得虛名之輩,每一個都是名動一時的勇將,是遼廣的軍中底牌。
這其中,還有遼廣軍神“北槍王”的佟淵。拓跋全至死也不相信,那佟淵與袁烈交手僅兩合,便被挑於搶下。
而這,還是三十六人中最好的戰績。
遼廣將士,眼見軍神被挑,一時間肝膽皆裂,再無敢上前阻擋者。
高沛和高歡兵合一處,內外夾擊,大破拓跋全,袁烈更是斬其首級。其弟拓跋恆聽聞大哥戰死的訊息,心膽俱喪,收拾殘部逃回遼廣。
此仗過後,兩廣之間的實力平衡已被打破,遼廣再無爭奪天下的實力。
三年之後,高歡北上雍涼,在雍涼豪族章賁的幫助下,徹底剿滅遼廣勢力。拓跋珪,拓跋恆兩兄弟自焚而死。
自此三十年的戰火紛飛,宣告結束,高歡君臨天下,建立萊陽皇室。
袁烈功高蓋世,被封為上柱國,英國公,世襲罔替。
所賜寶刀,上可斬無道昏君,下可誅亂政奸臣。
這把寶刀,傳至袁士誠的手中,成了太傅高羽,唯一忌憚的東西。
也因此,他成為了高羽最大的政敵。
袁士誠大雨之夜,回想父親功績,正在入神之際,卻被門外的一聲:“父親大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