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普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多,強調魏國具備強大的實力和潛力。然後,他嚴厲譴責了那些主張向秦國屈服的人,指出這種行為是對國家和君主的背叛。
接著,蘇秦進一步分析了向秦國屈服的危害:“臣聞越王句踐戰敝卒三千人,禽夫差於幹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車三百乘,制紂於牧野:豈其士卒眾哉,誠能奮其威也。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此其過越王句踐、武王遠矣,今乃聽於群臣之說而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以效實,故兵未用而國已虧矣。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人,非忠臣也。夫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時之功而不顧其後,破公家而成私門,外挾強秦之勢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願大王孰察之。《周書》曰:‘綿綿不絕,蔓蔓奈何?豪犛不伐,將用斧柯。’前慮不定,後有大患,將奈之何?大王誠能聽臣,六國從親,專心併力壹意,則必無強秦之患。故敝邑趙王使臣效愚計,奉明約,在大王之詔詔之。”
魏襄王聽了蘇秦的話,深受觸動,意識到魏國不能再一味退縮,決定加入合縱聯盟,與其他國家共同對抗秦國。
5. 說齊宣王
蘇秦來到齊國。齊國是東方的強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在戰國時期具有重要的地位。
蘇秦對齊宣王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泰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菑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菑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菑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夫以大王之賢與齊之強,天下莫能當。今乃西面而事秦,臣竊為大王羞之。”
蘇秦先對齊國的地理優勢、軍事力量和經濟繁榮進行了一番讚美,強調齊國的強大實力。然後,他指出齊國向秦國屈服是一種恥辱的行為。
“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兵出而相當,不出十日而戰勝存亡之機決矣。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而不勝,則國已危亡隨其後。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秦戰,而輕為之臣也。今秦之攻齊則不然。倍韓、魏之地,過衛陽晉之道,徑乎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百人守險,千人不敢過也。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虛猲,驕矜而不敢進,則秦之不能害齊亦明矣。夫不深料秦之無奈齊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臣之計過也。今無臣事秦之名而有強國之實,臣是故願大王少留意計之。”
蘇秦透過對比韓、魏與齊國在面對秦國時的不同情況,分析了齊國在合縱中的優勢和重要性。齊宣王聽了蘇秦的話,也決定加入合縱聯盟。
6. 說楚威王
蘇秦最後來到楚國。楚國是南方的大國,地廣人多,實力雄厚,是戰國時期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蘇秦對楚威王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夫以楚之強與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臺之下矣。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其勢不兩立。故為大王計,莫如從親以孤秦。大王不從親,秦必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則鄢郢動矣。臣聞治之其未亂也,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故願大王蚤孰計之。”
蘇秦先對楚國的強大實力和楚威王的賢明進行了誇讚,然後分析了楚國與秦國之間的敵對關係,強調楚國在合縱中的核心地位。
“大王誠能聽臣,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委社稷,奉宗廟,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誠能用臣之愚計,則韓、魏、齊、燕、趙、衛之妙音美人必充後宮,燕、代橐駝良馬必實外廄。故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今釋霸王之業,而有事人之名,臣竊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國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讎也。衡人皆欲割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謂養仇而奉讎者也。夫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強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顧其禍。夫外挾強秦之威以內劫其主,罪無過此者。故從親則諸侯割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