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普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甫,懷著對諸葛亮的深深敬仰和無盡緬懷之情,在《蜀相》一詩中深情地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詩中的每一個字,都彷彿是杜甫對諸葛亮的沉痛哀悼和崇高敬意的血淚傾訴。他追尋著丞相祠堂的蹤跡,看到錦官城外那鬱鬱蔥蔥的柏樹,彷彿是諸葛亮忠貞不渝精神的象徵。
臺階上的綠草自顧自地展現著春天的生機,樹葉間的黃鸝鳥徒然地鳴叫著,卻無人欣賞。這看似寫景,實則暗示了諸葛亮身後的寂寞與被遺忘。
然而,“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兩句,卻將諸葛亮的智慧和忠誠展現得淋漓盡致。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摯,諸葛亮為蜀漢制定天下大計的雄才大略,以及他輔佐兩代君主的耿耿忠心,都在這兩句詩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最後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則是杜甫對諸葛亮壯志未酬的深深惋惜和感慨。他的北伐事業尚未成功,便英年早逝,這怎能不讓後世的英雄豪傑們為之動容,為之落淚?
這首詩不僅是對諸葛亮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讚美,也是杜甫對那個動盪時代中忠臣義士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感慨。
宋代文學家蘇軾,同樣對諸葛亮讚賞有加。他在《諸葛武侯畫像贊》中寫道:“密如神鬼,疾若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晝不可攻,夜不可襲。多不可敵,少不可欺。前後應會,左右指揮。移五行之性,變四時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
蘇軾用極其豪邁奔放的筆觸,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描繪得神乎其神。他形容諸葛亮的謀略如同鬼神般神秘莫測,行動猶如風雷般迅速果斷。
在進攻時,勢如破竹,無人能擋;在撤退時,靈活自如,讓敵人難以追擊。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無論是面對優勢兵力還是劣勢局面,他都能應對自如,遊刃有餘。
他的軍隊前後呼應,左右協同,指揮若定,彷彿能夠掌控五行的變化和四季的更替。蘇軾最後發出了“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的驚歎,表達了他對諸葛亮超凡才能的由衷敬佩和讚美,將諸葛亮視為超越凡人的存在。
諸葛亮的事蹟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智慧和品德,超越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成為了全人類共同珍視和學習的精神財富。
他的戰略眼光、治國理念和領導藝術,為後世的政治家和領導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和啟示。他的忠誠、責任和奉獻精神,激勵著無數人為了正義和理想而不懈奮鬥。
總之,諸葛亮治理蜀地的偉大事蹟,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璀璨奪目的傳奇篇章。他以自己堅定不移的忠誠、超凡絕倫的智慧和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為後人樹立了一座高聳入雲、永不磨滅的豐碑。
他的光輝事蹟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懈努力,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讓我們銘記諸葛亮的偉大精神,以他為榜樣,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書寫屬於我們的輝煌篇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添磚加瓦,讓歷史的榮耀在我們的手中延續,讓未來的希望在我們的腳下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