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受命前來檢查的官差,查不出線索就要滿門抄斬,
這一查不要緊,險些嚇出一身冷汗,那對中年夫婦會編織,當是知道那老婦人快死了,二人自義莊東北的茅草地裡割了不少茅草,現場還遺留下了一張沒編完的草蓆。
這東西要是被人看見那還得了,瞬間就能猜到先前住在這裡的人不是他,得趕緊處理掉。
以最毒的眼神,最苛刻的態度多次觀察確認,最終找不出任何破綻,長生這才回到義莊小睡了片刻。
天亮之後立刻動身上路,他沒必要留在這裡等人家來查,那就太假了,他費心費力的佈置掩飾,為的只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離開義莊之後,長生徑直往北走去,沿途不時可以見到縱馬經過的江湖中人,這些江湖中人衣著各異,當是分屬不同的門派,但他初出茅廬,對江湖門派少有了解,也不知道這些人具體出自什麼門派。
不過他倒是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不少幫派都有少年少女同行,這些少年和少女也做武人打扮,明顯是練武之人,這些人無疑是他比武時的對手,但有一點他想不明白,那就是朝廷召集他們這些習武的少年少女做什麼?他們年紀太小,領兵打仗,平賊討逆這些事情他們也做不來。
前往長安的江湖中人不止有普通武人,還有道士和尚,尼姑也有,也與那些尋常門派一樣,都是拖家帶口,有老有少。
道士和尚是不能騎馬的,都是步行,長生此番穿了道袍,也就不便騎馬了,牽著馬往前走。
趕路的江湖中人彼此之間有認識的,遇到熟識的就會勒馬說話,亦或是自路邊敘舊,長生自他們身邊走過,也能聽到他們部分言語,不過這些人都是自外地趕過來的,關於京城的變故他們並不知曉,所說之事大多是關於此番比武的,這些江湖中人對朝廷組織的這次比武持完全不同的兩種態度,一種是積極的,希望透過這次比武揚名立萬,為國效力。還有一部分是消極的,他們不願受人約束,也不願為官,有心過來走個過場,卻又擔心不盡全力,示弱逃避,朝廷會降罪責罰。
但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這些人的言語之中都對朝廷充滿了敬畏和忌憚,這一點也是長生不太理解的,因為他沒怎麼接觸過官府,更沒接觸過朝廷,在他的心目中練武之人不應該懼怕官府,因為尋常官差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此時已是月末,距比武只剩下了七天,趕往長安的江湖中人為數眾多,沿途城鎮的客棧早就住滿了,當晚長生只能露宿荒野,與他同樣境遇的還有不少人,單是他露宿的山林周圍就有幾十處或明或暗的篝火。
次日繼續動身,長生一直刻意留心,觀察過往的馬匹,觀察的結果令他放心不少,因為黑馬並不少見,十匹馬中至少有三匹是黑馬,算是最為常見的,再有就是棗紅馬,白馬,青毛,褐毛,雜毛。
當晚還是露宿,此時離長安已經不足三十里了,騎馬的都快馬加鞭趕去長安了,露宿的多是和尚道士,有的門派來的人多一些,有的門派只有師徒二人。
長生剛剛自林下點上篝火,一群尼姑就來到了他的近處,晚上會下霜,樹林是比較理想的露宿場所,而附近只有這一片樹林。
這群尼姑共有五人,一個老尼姑,兩個年輕尼姑,還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尼姑,這群尼姑應該是正經尼姑,穿戴樸素,儀態端莊。
尼姑屬於佛門,跟道士不是一條道兒上的,雙方相距十丈左右,各自歇息,並不交談。
二更時分,北面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不多時,馬匹奔來,長生率先看清了騎馬之人,不是旁人,正是他當日自未央庵遇到的那個餘一尼姑。
眼見餘一尼姑策馬向他奔來,長生眉頭微皺,因為餘一尼姑身上兼著大理寺的差事,屬於巡捕官差。
不等長生坐起,餘一座下馬匹已經來到近處,不過餘一並不是衝他來的,而是自那群尼姑附近翻身下馬,衝那個老尼姑合十行禮。
直到這時長生才知道這個老尼姑是餘一的師父,那兩個年輕尼姑和那個小尼姑都是她的師妹,得知她們來到長安附近,餘一特地過來接迎。
眼見餘一來到,那個小尼姑好生歡喜,一口一個觀音師姐,直待那老尼姑低聲斥責,不讓她呼喊餘一外號,那小尼姑方才改了稱呼。
與師父同門交談過後,餘一取出銀兩相贈,尼姑也得吃飯,來到長安總不能挨家挨戶的乞討,住處她也替幾人安排好了,就住在大理寺不遠的一家客棧。
與幾人說話之時,餘一不時轉頭看向長生,待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