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茶漸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便率軍而出了!

乃是兵分兩路。

以趙雲為督,鄧芝為副,領萬餘人出褒斜谷作疑兵。

穿行秦嶺山脈的褒斜谷,依託南麓的褒水、北麓的斜水河谷而得名。

其道中間,有片平坦之地可供駐軍,被稱為箕谷,趙雲便是率軍入此地駐紮。

因箕谷一帶,還有一條馬尾河,蜿蜒北上匯流入渭水,此河谷亦然可以通行。

是故,為了故意讓曹魏右扶風的駐軍,驚覺自身佯攻的方向,趙雲別遣前部,多設旌旗,進入斜谷大作聲勢。

另一路兵馬,自然是丞相諸葛亮自領之。

西出漢中郡,疾襲隴右。

必然,過武都郡境內,乃沿著西漢水走祁山道。

且曹魏駐軍的下辯、上祿及武都道三縣,僅有武都道在祁山道路上,且兵力甚少,無力阻擋漢軍的進發。

是故,丞相併沒有遣兵先攻佔武都。

乃是讓主力浩浩蕩蕩進發之際,別遣了先鋒魏延部,逆著青泥河而上,直髮祁山而去。

青泥河,發源於祁山,途經武都郡治下辯縣,再匯入嘉陵江。

且跨過此河流的分水嶺,便是漾水河。

兩條河流連起來,便是昔日馬超被驅逐出隴右後,投奔漢中張魯的路線。

難得可貴的是,此路線比走祁山道要節約三分之一的時間。

因為早在一百多年前,大漢名臣虞詡任職武都太守時,為了更便利的取漢中糧秣及軍械平羌亂,曾親自率領軍吏,以“燒石法”,清除青泥河中的礁石,修通了從下辨至沮縣的航道,至今仍可暢通無堵。

僅是可惜,青泥河太窄小,無法行走大船,亦不適合運送大規模行軍的輜重。

不管怎麼說,可用舟船運送糧秣輜重的便利道路,自古以來都是兵家扼守之地。

如今的曹魏,亦不意外。

因而,丞相別遣先鋒魏延,取此道先行,乃是堵住武都郡內曹軍報信的信使,順勢將此駐點的魏軍悉數拔掉!

嗯,扼守此道的終點,乃是漾水河的上游西縣歷城。注1

但馬超戰敗而逃時,還順勢攻入歷城,殺叛他的姜敘滿門,以及焚燬了歷城洩恨。

後來曹魏以武都郡為屏障,並沒有重建。

僅是駐守了百餘軍士。

魏延領軍至歷城的廢墟,可保障丞相自領的主力,在曹魏隴右駐軍一無所察的情況下,順暢抵達祁山道終點,天水郡的上邽縣。

事實上,丞相成功了!

當繡著“漢”字的大纛,以及繡著“克復中原”的旌旗,飄揚在天水郡內時,曹魏竟無一人知!

是時,雒陽的曹叡,讓曹真為都督,以張郃為先鋒,領大軍趕到了右扶風郿縣。

且是大肆鼓舞士氣,進入斜谷內,將欲與趙雲戰。

而雍州刺史郭淮,則是被曹叡飛馬傳令,正與天水太守馬遵在天水郡巡視,威懾那些羌胡部落不敢趁機作亂。

見丞相大軍而至,頓時大驚失色。

連忙退回屯重兵的,上邽縣內駐守,且派人疾行去關中右扶風稟報曹真,聲稱漢軍主力在隴右,請他火速來援。

其中,還有一小插曲。

天水太守馬遵,竟不歸去治所冀縣佈防,反而跟著郭淮跑去了上邽縣。

那時,郭淮還以守土有責,而勸說他,曰:“明府當還冀。”

他卻以冀縣偏西,無有大軍來援下難堅守,且那些從武都郡遷徙而來的氐人部落,都安置於此,恐趁勢與漢軍合而作亂,竟不敢歸去。

亦害苦了一人。

那人官為中郎,職為參天水郡軍事。

乃冀縣人,姓姜名維,字伯約。

-

注1:東漢末西縣歷城,在今西和縣城之北的石堡鎮。後來丞相遣陳式取武都及陰平兩郡,乃自領軍沿著青泥河而上,於漾水之北築駐軍點“建威”,以定點打援之勢,讓郭淮不敢南下,放棄二郡。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原神:王座筆記

原神:王座筆記

雲間詠歎調
歷史 連載 212萬字
九神

九神

玲瓏果
關於九神:關於九神:五年沉寂,九神眾重回魔塔世界。這一次,我要把九神這個名字刻進天地之間,永世長存!——風痕
歷史 連載 5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