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過太平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一沒有需求二沒有機器,不然非得開幾個礦。
不為別的,就是玩兒。
一說家裡有礦,倍兒有面子。
回到正題。
抗日根據地在經濟建設上的成就,保證了充足的財源,由此也保障了八路軍,在抗戰前線上的各種軍事需要。
兵工廠生產的槍械,邊區造手榴彈,復裝子彈等等,都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告訴你點別人還不知道的資料,過些日子才有可能宣佈。”
旅長要給袁朗亮亮肌肉,說是八路軍近年來統計的資料。
到40年,也就是今年。
八路軍正規部隊,由抗戰爆發時的4萬人,發展到了50萬人。
八路軍共收復縣城150座,斃、傷、俘敵偽40萬人,抗擊日軍達47萬人。
1937年到1940年,中國的大地上,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華中、蘇北、華南等19個抗日根據地,
如雨後春筍,牢牢地釘在了侵華日軍的後方。
旅長語重心長的說:“前方的軍事勝利,軍隊的擴張,是建立在根據地經濟發展的基礎上。
沒有經濟發展,現在的日子會更難熬。”
這已經不是暗示,簡直就是在明示的。
你不是能把坦克也搞進來嗎?
投資建廠弄一些機器進來,在支援抗戰的同時,也能獲得一些經濟利益。
八路軍早就停下了在根據地,沒收地主土地的行為。而是實行約定較低地租,緩和矛盾。
畢竟,一切內部矛盾,在侵略者大舉進入的外部矛盾前面,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旅長……這需要一個籌劃,我考慮考慮吧!”
袁朗給了個模稜兩可的答案,他心中確實沒譜。
簽到獎勵的都是物資,還沒見著給機器的。
啥時候試一試,有了機器再說。
“好飯不怕晚,我們等得起。”
當然,旅長也沒指望一番話,就把人給說動了,沒有拒絕就意味著有希望。
一份兒機器名單目錄遞到了袁朗手中,上面是八路軍最稀缺最希望有的各式機器。
在意識到袁朗能把坦克從國外搞進來後,八路軍總部可是對他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這……”
袁朗苦笑不已,我什麼時候成了全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