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軍南北對進,將黎利堵在了諒山的大山裡,然後再次按兵不動。只是分兵將黎利軍隊附近的村莊清理了一遍。附近的村民都是黎利的鐵桿支持者,都願意為安南的獨立做出貢獻。
他們也就成了明軍打擊的物件,所有村莊的百姓被強制集中安置,這其中會有多少齷齪的事情發生,都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人性最經不起考驗。
黎利發現自己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他的軍隊周邊幾乎成了無人區,每天都有士兵脫離軍隊逃走。
一開始黎利還試圖讓人攔截恐嚇,然而隨著逃跑計程車兵越來越多,再用極端手段進行阻攔,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這個時候能夠跟在黎利身邊的都是他的嫡系軍隊,受過他多年的恩惠。這是黎利安身立命的本錢,不能白白耗在諒山的大山裡。
打不過明軍,那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南北走不通那就向西翻過大山,繞道寮國返回自己起家的大本乂安。
黎利帶著剩下不到一萬人,開始翻越莽莽大山一路西行,北方是安南東西跨度最大的地方,翻過大山就是安南的太原府,穿過宣化、歸化、嘉興,由嘉興南下穿越寮國邊境返回乂安。
明軍沒想到黎利能夠有如此的壯士斷腕的決心,等到明軍發現黎利跑了之後,再想追趕已經來不及了。
南北兩路明軍在諒山會師之後,共同向朝廷發出捷報,捷報中他們可不敢隱瞞黎利逃走的訊息。
張輔與沐晟合作多年,雙方時隔多年再次見面都是不勝唏噓,沒想到二人因為平定安南結識,再次相聚還是因為平定安南。
二人見面略作寒暄之後,張輔對沐晟問道:“景茂兄!你我二人接下來該如何行止?”
“文弼是陛下欽點的安南主將,如何行止自然由文弼你來決定,愚兄聽候文弼的將令!”沐晟對於張輔可不敢拿大。
“景茂兄太自謙了,自當你我二人互相商量著來!”
“這是自然,文弼認為黎利會逃往哪裡?”
“依某家看,黎利必然會回到他起家的乂安府,黎利在那裡根基深厚,老百姓普遍都支援於他!而我大明由於在安南的軍力有限,只能控制北方地區,南方只能採取羈縻之策,以土官管理。土官都是安南本地人,自然不會與我大明一條心,他們對朝廷陽奉陰違也就成了在正常不過的事。”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別說安南了,就是雲貴川都存在著大量的土司,無他,這些地方都是山高林密的偏遠之地,朝廷鞭長莫及!愚兄在雲南鎮守多年,也只能採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方式,儘量保持各家土司維持一個平衡。若想徹底改變這種土司隨時叛亂的情況,要想徹底解決土司的隱患,必須採取流官制度,讓朝廷直接控制地方。”
“採用流官制度朝廷付出的代價太大,各個土司怎麼可能會心甘情願的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一個不好大明西南就是遍地烽火,這也是朝廷無法下定決心的原因。
安南的問題在於大明的軍力不能滲透到安南的每一個地方,只能控制大城以及周邊地區,一些偏遠的地區就成了野心者活動的樂園。不過乂安距離海邊不遠,只要黎利敢回乂安,朝廷大軍隨時都能在乂安擇地登陸。
眼下安南最缺的恰恰是能夠穩定地方的牧民官,某家都想建議陛下將明年的新科進士全部派到安南,安南就是一塊試金石,是不是可造之材只要在安南過上一圈就能檢驗出來。”
沐晟被張輔的想法嚇了一跳,趕緊阻攔道:“文弼不可,若是你真的建議新科進士全部在安南安置,你將會被讀書人當做死敵。人家當官是為了享受富貴,別說安南這樣的偏僻之地,就是派往雲貴的官員都視去雲貴為險途,誰願意來安南這種隨時被叛軍砍了腦袋的地方。”
“哎!”張輔嘆了口氣說道:“安南問題是陛下重點關注的地方,某家臨出京的時候,陛下千叮嚀萬囑咐,安南是大明要長久經營之地,一定要慎重對待,不能再出如黎利叛亂之事。”
“難啊!我漢人有句俗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安南人畢竟與我漢人不是一個種族,想要融合實在是太難了。”
“難也要做,朝廷已經制定出了安南的大政,具體的執行者是黃如錫,黃如錫在安南的威望足夠,可是黃如錫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人可用啊!”
———————————————
安南的捷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十多天的時間就傳回了京城,朱瞻基收到捷報之後,不由感嘆道:歷史留名之人果然還是不可小覷啊,黎利竟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