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告別唐賽兒之後,朱瞻基一行人不敢再逗留險地,趕緊快馬加鞭向前趕路,天黑之前再次找到一個集鎮,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休息一晚第二天接著趕路。
趁著沒人的時候,範安偷偷問朱瞻基:“小爺!您真的不打算讓人將那女賊首捉拿歸案嗎?”
“一個女人能翻起多大的浪來,我觀朝廷諸公也就能欺負欺負女人了。唐賽兒全盛的時候都不過是朝廷的廯疥之疾,更何況現在已是藏頭露尾不敢顯露蹤跡的逃犯。”
“可是她是朝廷欽犯,若是讓人知道小爺私縱女匪,還不知道背後怎麼編排小爺呢!”
“嘴長在別人身上,想怎麼說是人家的事,我想的是為何白蓮教這種看起來並不高明的騙術,卻能讓百姓趨之若鶩。而朝廷推行的一些明顯是對百姓有好處的政策卻舉步維艱?”
“這奴婢哪裡知道?這種大事小爺應該問周先生,奴婢只是個伺候人的。”
“你個不學無術的東西,將來我怎麼用你!”朱瞻基氣的直想踹他一*******婢伺候好小爺就是本分,其他的事小爺吩咐做了奴婢現學也來得及。”
朱瞻基明白了自己後來為何要開內書堂的原因了,身邊的人忠心是有,可是卻拿不出手。
現在能獨當一面的內宦都是隨朱棣靖難的功臣,朱棣登上帝位之後,後來的內宦就再也沒有什麼出彩之人。
這是帝王刻意打壓,歷史上宦官干政可是層出不窮,不得不防。
在範安這裡得不到答案的朱瞻基其實也明白這是為什麼,無非是歷代朝廷的愚民政策所產生的後果。
透過愚民政策的老百姓是好糊弄了,可是朝廷好糊弄,別有用心的人一樣好糊弄。這也是為什麼有心人一煽動就能造成群體事件,老百姓甚至不知王法為何物。
要想改變大明的現狀,教育就是頭等大事,讀書明理,百姓只有明白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百姓才不會盲從盲信。
要想實現全民教育,首先就要打破大明的現狀,大明的現狀就是以宗族為紐帶,以姻親為橋樑,搭建起一個個的宗親社會。
在宗親社會里,族長的話往往比聖旨還管用。一族族長大多數情況下又是當地士紳,士紳加上宗族統治了大明的鄉下。
如何在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打破宗族社會,這是一個大難題,朱瞻基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按照後世的經驗,大規模工業化將農業人口吸收到城市,宗族社會自然就會瓦解。
可是在大明搞大規模工業化任重而道遠,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反正在朱瞻基的有生之年估計是看不到了,後繼之人還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氣繼續推動改革嗎?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連續趕了幾天的路,一路上再無任何波瀾。沿途看到的百姓依然是極端的貧困,按照夢中後世對貧困戶的劃分,大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貧困戶。
而大明這不到百分之十的人才是所謂的民,皇帝不可與他們爭利,而且也不能違揹他們的民意。不然就是他們口中的獨夫民賊,反正筆桿子掌握在他們的手裡,皇帝也擋不住他們寫什麼。
至於百分之九十多黔首百姓是什麼?是草芥,是韭菜。草芥與韭菜也配擁有自己的聲音嗎?
過了雙流鎮後,一路上再沒有發現白蓮教的蹤跡,看來白蓮教的影響還沒有擴大。
一路行來,朱瞻基見多了貧窮與苦難,光是插著草標賣兒賣女的就見了很多。
作為父母,但凡有一丁點的辦法,誰願意賣掉自己的兒女,這還是所謂的太平盛世呢,若是亂世又該如何?
朱瞻基的心情很是沉重,一路南行,路過的都是大明的精華地區。連這些膏腴之地百姓都過得豬狗不如,那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百姓又能好到哪裡去。
行至樂安州附近,朱瞻基忽然想起這裡是二叔漢王朱高煦的封地,算起來自己與漢王已經有好多年沒見了,也不知道二叔現在在樂安州在幹什麼?
至於說朱高煦會準備謀反,無論是從前的那個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都是不信的,從前的自己說漢王謀反是擔心自己控制不住這個以武勇著稱的藩王。
現在的自己對於這樣一個如同圈禁一般的藩王,根本不屑一顧。借朱高煦個膽子也不敢以一州之地舉起反旗,將來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兩個叔叔呢?
這關係到的還有自己的那些個兄弟該如何安排,再想分封到各地當豬養是不可能了。大明有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