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第二藝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操:“終究還是敗了,如此倒也符合常理。

區區七千人,從建康發兵,一路北上征戰千餘里至洛陽。

雖然不知曉那個北魏降王元顥出力多少,甚至究竟出力沒有,但至少從天幕所述看來他們就是北伐主力。

能夠打出如此威名與戰功,已經是不可思議了,至於最後落敗以至全軍覆沒,那也是足亦震爍歷史的榮耀。

倒是不知那梁武帝在幹什麼?難不成在收復北境如此大業面前,還在擔心功高震主哪一套,以至故意陷白袍軍於死地嗎?

又或是有其它緣由,在出兵鞏固佔領的疆域?可也實不該讓一支孤軍歷戰十四個月而不支援吧?”

……

【投降南梁的北魏宗室元顥,雖然一開始的確是與白袍軍一同北伐的。

可早在元顥行至睢陽時便自稱為大魏皇帝,白袍軍與元顥本質上就是互相利用。

白袍軍借元顥的皇帝身份北伐,元顥利用白袍軍的戰鬥力企圖復國。

而元顥給予陳慶之的幫助非常有限。

更多隻是依靠其身份在一定程度上為陳慶之的北伐行動提供合法性的掩護。

使一些北魏的地方勢力和將領在面對陳慶之的進攻時,會出於對宗室正統的認可或觀望態度而減少抵抗。

真正的作戰主力一直都是白袍軍。

並且當陳慶之攻下洛陽後,元顥更是企圖叛梁自立,依靠自稱的皇帝身份和都城洛陽,準備重建大魏正統皇權。

在這樣的形勢下,元顥非但沒有幫助白袍軍,還實質性地挾持了白袍軍為自己所用,不允許他們撤離。

白袍軍自然極為不滿,便有人提議陳慶之,既然現已遭到元顥的猜疑,不如就趁元顥不備殺了他,然後佔據洛陽自立。

但是陳慶之拒絕了。

更多是考慮到當前局勢兵力太少,外敵太多。

一旦殺掉元顥,那麼效忠元顥的北魏軍隊將從友軍瞬間變為敵人。

更何況洛陽城外還有爾朱榮的大軍正在前來支援,僅靠已經戰損頗多的白袍軍根本不能獨自抵擋。

於是陳慶之向元顥表示護送他回洛陽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便要申請離開洛陽,去擔任徐州刺史。

但元顥拒絕了陳慶之的請求,擺明了不準備放白袍軍這個絕佳的助力離開。

之後爾朱榮的大軍果然兵臨洛陽。

並且在爾朱榮的大軍和他扶持的北魏皇帝元子攸影響下,元顥此前佔領的城池紛紛反叛選擇了站隊爾朱榮。

一時之間白袍軍再次陷入絕境。

陳慶之主動出兵阻擊爾朱榮,與其大軍在三日之內戰鬥十一次。

結果白袍軍又一次以少勝多,殺敵甚眾。

爾朱榮無奈,只能轉而進攻元顥,以此為突破口。

爾朱榮對元顥的第一次進攻失敗,死傷頗多,但是之後爾朱榮用計擒住了元顥的大將與主力,元顥本就鬆散臨時歸附的其餘部隊聞訊瞬間潰逃。

元顥見大勢已去,率領麾下數百騎兵向南撤退,行至臨潁縣時,意外被當地的縣卒斬殺,一代自封的帝王死在小兵的刀下。

而見敗局已定的陳慶之,也只得帶領傷亡慘重的白袍軍撤離。

爾朱榮聽聞訊息後立即開始追擊陳慶之。

然而還未等他追到陳慶之,白袍殘軍撤離途中突發意外。

正值盛夏的嵩高河水位突然暴漲,陳慶之所剩不多的兵馬在山洪的衝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只剩下陳慶之孤身一人潛逃回南梁。

回到南梁後,蕭衍對陳慶之大加封賞,升陳慶之為右衛將軍,永興侯,封邑一千五百戶。

但是高官厚祿對於此時的陳慶之來說意義已經不大。

與他同吃同住,一同奮勇殺敵建立不世之功的七千白袍將士已經全軍覆沒,如今只剩他一人獨活,那樣的心酸悲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餘生註定要在自責中煎熬度日。

人生最後的十年時間裡,陳慶之還是為了南梁堅持領兵作戰。

平造反,徵叛逆,救濟災民。

直到公元539年,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

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並賜諡號“武”。

而與《梁書》中不吝詞章誇耀陳慶之戰功不同的是,《魏書》對陳慶之北伐的歷史記載存在一定程度的淡化。

或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姑蘇南慕容

姑蘇南慕容

找一個角落
關於姑蘇南慕容:仙子落江南,語笑嫣然,還施水榭系良緣.只嘆痴心終錯付,難抵江山.略計苦興燕,舍盡千般,隻影悲歌相恨天.從來夢醒夢成夢,夢斷人間.他,以武功博學而著稱於世,與蕭峰合稱“南慕容,北喬峰”,卻一個是大英雄,一個卻是失意梟雄,受盡諸人唾罵!他,瀟灑閒雅,翩翩公子,放棄深愛自己的表妹,卻發現自己比不上一個相貌醜惡的傻小子!他,身份高貴,卻只是一個沒落的天皇貴胄,為興復大燕而疲憊不堪,而他卻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