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瞞不住了 (第1/2頁)
小榮海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冉方的這番話,嬴政從未聽過,也從未如此想過。
當初學吏制推行時,就遭受了群臣的反對,畢竟這已經威脅到了那些貴族和大臣的利益。
即便是這樣,學吏制也給大秦帶來了清正廉明的官員,為大秦注入了一些新鮮的力量。
例如新上任的廉良才。
可如此挑選官員,與朝中那些世襲官員格格不入,基本上都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官。
他們想要走進皇宮,至少要走上十幾年時間,可那時的他們已經到了老驥伏櫪的年紀了。
這個問題嬴政從未想過,可是現在冉方說出來,他好像也明白了一些其中的關鍵。
“先生所言甚是。”
“可天下黔首何其多,又如何能挑選其中的治國之才呢?”
冉方看著他滿面愁容,心中也不由得對嬴政有了新的看法,能感覺得出來,他心中確實是惦記著大秦的發展。
只是他的思想有些侷限,沒有真正解救大秦現狀的法子。
“從大周開始,朝廷的選拔方式乃鄉舉裡選,表面上是‘客觀’的選拔方式,實際上卻還是世襲制。”
“要想從根源進行改變,那就首先要杜絕世襲制,創辦科舉制,即可透過考題選拔的方式,這樣就杜絕因為出身而限制了民間人才入仕。”
“而且,這些人背後沒有大家族的支援,入朝為官之後也不會第一時間倒向任何的官員,他們總是要想著陛下的。”
“他們也能真正理解百姓之苦,知曉百姓需要的是什麼,才會真正為百姓做一些實事兒。”
“雖然人會變,可能最後他們也變得和那些貴族一樣,可朝廷卻一直會有新的力量湧入,發現誰有私心或者不利於大秦的行為,便可直接驅逐,再找新的人。”
“而不是現在這樣,只能看著那些壞透了的官員,卻無能為力。”
最後幾句話,說出了朝廷的現狀,也是這一樁貪汙案之後,嬴政面對的最是為難的問題。
現在冉方給他提供了一個思路,倒是讓他也有些蠢蠢欲動。
他不由得誇讚道:“以考試取士,權在國家,考取者無私恩,黜落者無怨恨,亦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這話說的冉方也連連點頭,沒想到嬴政看事兒也是十分的精準。
若是科舉制能夠在大秦推廣,那各地方有才能之人定會入朝一試,或許像劉邦那種心中有溝壑的人,也就不會惦記著造反了。
“蘇伯父所言極是。”
“如今朝廷正行修書之事,若是能夠將百家之書皆授予天下之人,那這考試的內容,便可囊括各種內容,便是不能入仕,也可有一技傍身。”
“且要舊地之人心向大秦,還有什麼能比他們入朝為官更直接呢?”
現在的科舉制還未開始,那冉方便不希望有“代聖賢立言”的想法,不然之後的科舉制會慢慢地走向滅亡。
所以他希望,能夠讀書之人,不只是為了要科舉要為官。
這些話嬴政已經不是第一次聽了,當初冉方提起修書時,就是希望這天下人能夠心屬大秦,可讓百姓讀書也是一件難事。
不過,若是願意給他們入朝為官的機會,想必黔首也自不會拒絕此事,會有更多人願意主動去讀書明理。
這樣一來,既增強了對大秦的歸屬感,也為朝廷官員的選拔提供了新的可能。
“如此甚好。”
“若是真如先生所說,那大秦定會欣欣向榮,這天下會皆歸於大秦。”
冉方笑著搖搖頭,並沒有把嬴政的這些話放在心上。
只是看到嬴政那熱切的目光,覺得有些意外而已。
“此番話只說給蘇伯父聽,若是真的被朝中大臣所知,怕是會對我不利啊。”
“畢竟這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定是不會放過我的。”
上次精鹽一事,冉方心有餘悸。
他雖不在乎那些人的怨恨,可他現在是在牢中,若是真的被人惦記上,那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畢竟這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嬴政微微點頭,給了冉方一個放心的眼神。
“先生大可放心。”
“時間不早了,那老夫便先回去了。”
說著,他便站起來準備離開。
臨走時,他才看了一眼站著的扶蘇,只是一眼便轉身了,並未留下隻言片語。
而扶蘇也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