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上文官武將左右分開,軍左政右分兩邊站立。文武百官見王在王座上坐下後,集體跪拜行大禮,與此同時三呼“銳蟬王好!”禮畢,王讓大家起身,大家起身後,王宣佈會議開始。
今天的軍政朝會首先是左帥向大家通報了軍事會議的大致情況。然後是朗心義向大家通報了政要會議的大致情況。接下來是,官員們提問,官員們所提的問題,軍事方面的問題由軍中各司主管大將按自己負責的範圍進行回答,當然在朝堂上的軍事問題不會涉及具體軍事行動。政令方面的問題由各司的執政大臣回答。很快所有官員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
最後是官員們向王提出自己的建議,其實這個環節是多餘的,因為軍事方面是王親自管理的,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官政方面的問題根據銳蟬的制度是,下級官員有建議先彙報給自己的上級,上級認可後在每週的政要會議上彙報或討論,如果下級官員的建議沒有被採納或被拖延,他們可以藉著每月一次的朝會向王直接稟報,不過這直接稟報等同於打自己上級的小報告,所以在先王過世後,以往朝會都沒有官員提出建議。
今天的軍政朝會可不同以往,王知道一定會有人提建議。因為王出征期間停了六次朝會,王又沒有籤任何政令,所以有些大臣不得不提建議了。
這些要提建議的人王知道,朗心義和執政大臣們也知道,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權利向王提議的,他們是一批到了年齡應該告老還鄉的大臣,有;民司的上卿、官司的中卿、法司的下卿等人。這些官員本來是不用在朝會上親自向王提退還官職建議的。其實銳蟬有明文規定,他們只需報告給自己所在司的執政大臣,然後由官為大臣核對情況,情況屬實上稟首席執政官簽字認可然後王再簽字同意既可。
但是這次情況特殊,王征戰在外一直沒有籤,昨日王也沒有籤這方面的政令,這就有問題了,這些大臣現在的狀態是該退沒退,按銳蟬的規矩,為官到了年紀後是沒有俸祿的,王不簽字認可官員退還官位,退了的官員退養金也是不發的,更要命的是,本來他們提議晉升自己官位的官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接替他們的工作,現在這官員交接的工作有些亂了!
官員交接的事雖都可解決,但是麻煩的很,首席執政官和執政大臣們瑣事繁多懶得管這些,反正接替的人選落實了就可以了,讓老人多頂幾個月算什麼事啊!最後本應退養的官員們只能毫無所得的自己兜著,他們除了被自己的同僚稱讚為“高風亮節”之外俸祿沒有退養金還拿不到這可不成啊!這些官員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早就聚在一起想好了讓自己早日抽身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