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楊白起的IBM本性 (第1/2頁)
神談二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賽結束,楊白起當之無愧被選為全場最佳球員。
這次採訪他的是dsf電視臺的漢娜。
一身職業裝穿在她身上,顯得性感又幹練。
“楊!好久不見!”
漢娜確實好久沒有采訪到楊白起了。
“但你一直在我心中!”
楊白起朗聲笑道。
“我很榮幸!”
採訪楊白起,漢娜也是輕車熟路了。
“這次你想問什麼?”
楊白起秉持著先下手為強的原則,一開始就咄咄逼人。
本場比賽可以說噱頭十足。
不僅僅是楊白起完成了大四喜。
還有楊白起和日本球員大迫勇也之間的衝突。
“哦!楊,你變了,你變得太直接了!”
漢娜抗議道。
楊白起一言不發,靜待漢娜發聲。
“首先,恭喜你在本場比賽進了四個球,此時你有什麼想法?”
漢娜無法,只得來了個正常的開場。
不得不說,外國人的語言實在沒有什麼內涵。
在足球比賽中進了四個球這種振奮人心的事情,他們只能簡簡單單用“進了四個球”這種平淡的語言來描述。
在中國,不說用“大四喜”這種喜氣洋洋的語言,就只是一個“獨中四元”這樣的詞語所表達出來的東西都不是外國語言能比的。
“能進四個球,我感覺很正常,這是我預料中的事情,因為我已經多次在聯賽中完成帽子戲法,所以單場比賽進四個球這種事對我來說簡直沒有感覺!
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隊友們的配合,他們是最棒的!”
楊白起依然保持著ibm(國際大嘴巴)的本性,牛13吹得震天響。
可以說,楊白起確實裝得一手好13。
就衝他無比欠揍的前半段話,沒人會去關注他後半段話的“鳴謝”。
採訪中,楊白起提到了“帽子戲法”這個詞,這個倒是世界通用,各種語言都有翻譯。
因為這個用詞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像“梅開二度”、“大四喜”這樣的用詞就比較有中國特色了。
而在現代足球中,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獨中三元被稱作hat-trick,就是帽子戲法。
這個說法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
板球和美國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
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
在這裡,帽子就代表了尊重。
一般說來,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是件相當神奇的事。
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的情況,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
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這個詞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在印刷品中的,後來就漸漸的被引入到了足球領域中,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現在“帽子戲法”的應用範圍已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
例如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三度競選連獲成功,這史無前例的成就,美國《時代週刊》當時稱之為“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帽子戲法”。
面對楊白起信心爆棚的回答,漢娜也是無語。
這個中國小子是越來越自信了。
當然,漢娜對楊白起這樣的回答方式是相當高興的。
因為楊白起的回答可以讓媒體引申出很多的話題出來。
她只是個人對楊白起這樣自信感到不舒服罷了。
“現在你在聯賽中已經收穫了31個進球和12個助攻,這樣的資料你還滿意嗎?”
知道了楊白起口無遮攔的特點,漢娜當然要在這方面做文章,加以引導。
“本賽季我只打了15場比賽,進球數和助攻數都上雙,我很滿意我有這樣的表現。
如果我能打完一個賽季,我想我將會是德甲之王!”
楊白起語不驚人死不休。
德甲出過那麼多牛人,可沒有誰敢自封德甲之王。
即便是後來火遍世界的萊萬多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