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李淵來信 (第1/2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大業十三年,李淵於晉陽起兵,很快便寫信想要招攬李密。】
【但李密並沒有如何把李淵放在眼中,他自恃自己兵強馬壯,即便結盟那也應該是盟主才對,於是便讓下屬祖君彥給李密回信,在信中大談特談同姓的情誼:
“我與兄雖然(姓氏)派系不一,但根系說來總歸是一家。我雖自認為勢單力薄,但卻被四海英雄共同推舉為盟主。”
總有人問李淵和李密有什麼關係,這就是答案——兩人沒什麼關係,除了都姓李。】
【“我希望我們能夠互相扶持,勠力同心,共同完成那般在咸陽抓住子嬰、在牧野覆滅商辛的大業,豈不宏大!”
這裡,子嬰和商辛都是指代楊廣。】
【不僅寫了信,李密還想要讓李淵本人親自帶著步兵騎兵數千來到河內郡(今河南沁陽),當面和自己締結盟約。】
【李淵當然不會答應這個計劃,在這種混亂之際,自己帶著數千兵馬從關中地區跑到河南?那不就是老壽星上吊——找死嗎?】
【而在看到李密的信件內容後,李淵只是笑道:“李密狂妄自大,不是書信就能夠招攬而來的。”
但此時和李密直接撕破臉皮,顯然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此時李淵所部正在關中應對戰事,平白多出來一個敵人並非明智之舉。】
【李淵決定,既然李密狂妄,那便不如對他阿諛奉承、吹捧無比,讓他越發驕橫,由此讓他替我擋住成皋之道,牽制洛陽兵馬,這樣自己就能夠一心一意西征了;等到關中被自己平定,自己則可依據險要而養精蓄銳,成為那個坐收鷸蚌相爭之利的漁人。】
【因此,李淵命溫大雅給李密回信,信中先是表示自己“庸劣”,能有後來的地位和發展完全是成了祖宗的餘蔭,而自己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起兵,那當然是因為隋朝對自己有恩,自己也是對隋朝忠心耿耿,怎麼能夠看著隋朝“顛而不扶”呢?那是要被天下賢人所指責的!】
【也正因如此,自己的志向,乃是尊奉隋朝。】
【至於說天下的百姓,生來就必然需要一個統治他們的人。這個人不是你李密又能是誰?至於我,年紀大了,都已經知天命之年了,並沒有這個願望。】
【我很願意擁立您,只希望您能夠早日成就霸業,安定百姓。到了日後,你是宗盟的首領,只要能夠繼續把我封在唐地,這種榮耀就很夠了。】
【至於你在信中提到的,關於在牧野滅亡商辛,我不敢說;在咸陽抓住子嬰,我更是不敢聽。如今汾晉地區還需要我的安撫管理,會盟一事,實在暫且抽不出空來。】
【這麼一封洋洋灑灑的信,李密收到後,頓時大喜,還把信的內容給自己的幕僚輔佐們看,宣稱——“連唐公都如此推崇於我,這天下不難平定了!”】
【自此之後,雙方信使往來不絕。】
“朕之前還以為這個李密頭腦比較清醒來著。”劉邦嘆了一句,非常欣慰於自己先前沒有直接出言評判的事情——雖然即使說了,他也能夠當做沒有。
原本,他見李密不急著稱帝,還知道先解決了洛陽一帶再說,還覺得李密的腦子還算清醒,儘管瓦崗軍其實已經漸漸出現種種問題,隱患重重。
但現在看來,李密這個人吶,其實腦子也不是很清醒。
與他同樣看法的,還有許多皇帝和大臣。
劉徹不由向衛青和霍去病吐槽道:“這李密腦子是怎麼想的?他怎麼就能覺得李淵會願意接受他的領導,覺得李淵沒有存著其他心思?”
李淵的那一封回信,看起來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字,但仔細一看,分明一句準話都沒有,一個有效承諾也沒有,全都是空話套話!
結果李密就這麼相信了?還說什麼唐公推崇自己,天下不難平定?
他腦子是不是被翟讓一事已經攪和壞了?
衛青道:“想是這些時日以來,投奔和推崇李密的人太多,以致於他早有些飄飄然,不能清醒地看明白情況了。”
雖然李密看起來還能把持住自己,不急著稱帝,但實際上他還是已經在吹捧順從之下迷失了,自以為天下眾多勢力都真的奉自己為主,不然也不能在給李淵的信中寫什麼“四海英雄共推盟主”的話。
而有了這種四海英雄都臣服於我的認知,估計也就真的覺得李淵也會和那些人一樣,臣服於自己。
不過,雖然是有些緣由在其中,但也著實說明李密腦子有些不清醒。
——你憑什麼讓四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