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暴行苛政 (第3/4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愚蠢又殘暴,就是問題了!
【實際上,在嬴政在位後期,因為大量地徵發徭役、六國百姓對秦法的不適應等原因,秦朝的治安問題就已經開始迅速惡化。】
【在皇帝出巡的時候,經過的山澤之中,就或許躲藏著一群逃犯、或者一群不願意服徭役的人,他們默默地看著皇帝出巡的隊伍,等著皇帝經過後繼續活動。】
【在皇帝出巡的過程中,懷念故國的六國貴族們就開始試圖刺殺皇帝,譬如博浪沙的那驚天一擊,更關鍵的是,這一擊未成,主導謀劃此事的張良卻可以輕而易舉地逃之夭夭,並且自如流竄,從未被追捕到過。】
【在皇帝身在咸陽之時,甚至都遇到了打劫的盜賊。】
【種種情況,已經充分說明了當時秦朝社會治安的惡化,以及秦朝官府對於地方掌控力的不斷下滑,乃至部分地方官員對逃犯、逃徭役的百姓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與反對朝廷的刺客的勾連。】
【同時,由此也可以看出百姓——特別是六國百姓,對於秦朝的不滿和憤怒之情,並且這些情緒還在不斷地積攢之中,只等著進一步的爆發。】
,!
【皇帝於歷史上的大功無需懷疑,但是皇帝自己也確實給秦朝的衰亡埋下了種子。】
【而作為二世皇帝的胡亥,就非常大力地助推了這種情緒的增長,將這個種子催發成了參天大樹。】
【在登基之後,胡亥並不想著輕徭薄賦、寬簡刑罰,他延續了皇帝在位時的大量徭役,甚至還更進一步,徵發了更多的徭役、對待服徭役的百姓越發苛刻;同時,還加重了刑罰。】
【關於這個刑罰問題,和李斯還有關係。】
【出於自身的法家理論,也出於討好皇帝以求自保的心理,李斯向胡亥建議要“深督輕罪”,胡亥當然予以同意,於是,原本就不怎麼能被六國百姓接受的“輕罪重刑”被進一步發展。】
【由此,百姓們如何能夠安穩過活?如何不對朝廷恨之慾死?】
【關於徭役,胡亥先是大量徵發徭役修築秦始皇陵,且這次還要趕工期,因此徵發人數極多的同時,這些徭役的勞作時間也迅速提升,一時間民怨沸騰,死傷甚眾。】
【除了皇陵,阿房宮也在修築的清單之中,二者疊加,對於民力的使用極大。】
【同時,胡亥還調集五萬人馬守衛咸陽,並且要求各個地方向咸陽提供糧草——這是在常規賦稅之外的;且,這些糧草在運輸的過程中,運送糧草的人一旦進入咸陽方圓三百里內,就必須食用自己帶的糧食,不能吃咸陽地區的糧食。】
【以上種種,給百姓造成的負擔之大,已經到了無力承受的地步,更不要說就連常規賦稅都在不斷增長。】
【最終,一切爆發了。】
秦朝的百姓們幾乎無法相信,他們根本不敢想象天幕中日後的自己和家人會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這能活嗎?別說過日子了,這還能活下去嗎?
朝堂上的大人物命運如何,他們暫且關心不到;而他們自己的命運——徭役大量徵發,勞作時間還延長,賦稅不斷增長,還要進行額外收繳……以及,輕罪對應的重罰還要進一步加重。
這些情況,讓他們怎麼活下去?!
六國百姓崩潰更甚,畢竟說到底他們是剛剛被併入秦朝統治之中的,尚未對秦朝產生徹底的歸屬感,面對如此情形,他們再是覺得原本的國家也不怎麼樣,也會不由自主地開始設想——
如果我們沒有被秦朝統治,是不是就不用遭遇這樣的絕望?
會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人之常情。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成了秦朝的子民,怎麼辦?
……要不,逃走算了?逃到山林之中,逃到江川湖澤之中,反正到哪兒也能活,就算那麼逃竄活得艱難,可留在家中等著朝廷難道就能活得好了嗎?
但是,這個決定終究是艱難的。
拋家舍業,百姓們的家中哪怕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做出這個決定也並不容易。
有人便心存希望:“現在能夠看到這個……的也不只有我們,朝廷也能看到,那些公卿貴族還有……皇帝也能看到,他們總會做點什麼吧?”皇帝也不想自己沒了以後自己的兒子這麼搞事情吧?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想來也不會願意自己日後性命不保,自己的家人日後性命不保吧?
“只要不是那個胡亥即位,換個公子,怎麼樣也不至於變成那樣吧?”抱有這種心思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