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太陽系國地理(2) (第1/2頁)
火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面壁者正文卷第三百一十八章:太陽系國地理主小行星帶有一百萬顆以上,直徑大於一公里的小行星,它們有的像是喜歡旅行的遊子,單獨在廣袤的小行星帶遊弋。
有的則像是家族一樣一起運動,這些“家族小行星”是曾經的更大天體瓦解後,緩慢散落的遺蹟。
大約45年前,太陽星雲溫暖的內部區域緩慢冷卻形成的星子,快速匯聚周圍的小石塊和金屬塊。
每顆行星的成長過程,都是在各自的軌道清掃遇到的和軌道附近的星子,直到在軌道上不再遇到新的物質,這些岩石世界才完成了增長過程。
當太陽星雲的恆星形成後,除了恆星外的區域逐漸冷卻下來,之前的岩石世界就成為了類地行星。
在火星軌道外,星子的吸引和成為更大行星的程序,持續地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打斷。
因此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區域,沒有形成一顆大行星。
雖然主小行星帶的天體眾多,但是太空的空曠稀釋了這些天體的存在感。
穀神星和灶神星這兩顆矮行星,再加上更小的智神星和婚神星,佔到主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一半。
小行星雖然多,但是體積太小了。
穀神星的外形基本上具備了球星的外貌,不過近距離看,矮行星的南部有一個巨大的缺口。
這個缺口不像是隕石坑那樣柔美,到像是被什麼怪物咬了一口,地面參差不齊,看上去有些猙獰。
穀神市是一座工業城市,採礦飛船遊弋在主小行星帶,一般採滿金屬礦藏後,就會運到穀神星來,或者等著穀神星距離它們較近的時候,乘機將金屬礦藏卸下。
穀神星本身並不是一顆資源豐富的矮行星,它的地幔層裡富含大量的冰,這些冰自然成為了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來源。
所以在穀神市建設之初,就是以工業城市和補給城市的功能為目的。
兩個世紀以來,太陽系國建造了幾千艘巨大的採礦平臺,它們遊弋在主小行星帶,有的時候十幾年才能把貨艙填滿,運氣好的話幾個月就能採一船。
這些平臺把自己的收穫卸在穀神市,然後完成補給,繼續新的採礦任務。
與採礦平臺匹配的是逐漸完善地尋找小行星的系統,如今有六十萬顆左右的小行星的軌道和位置是已知的,所以採礦平臺的速度雖然很慢,但很少會有撲空的現象。
如果運氣差,遇到全岩石結構的小行星,那隻能繼續去尋找其它的目標。
不過這樣的情況不多,大部分小行星當中都會含有一些金屬物質,特別是鐵的含量最高。
最倒黴的是碰上冰體小行星,因為穀神星就有大量的冰可以解決整個主小行星帶的用水問題。
不管是地球文明圈,還是木星文明圈,都沒有出現缺水的現象,所以這些冰體小行星很雞肋,沒多少實質性的用處。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採礦船會標註這些冰體小行星,並給出一個國際通用代號。
現在這些冰是用不到,不一定以後用不到。
而且在空曠的太空中,遇到冰是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甚至可以把這看做是生命的象徵。
遇到的最多的情況是金屬資源在岩石中的小行星,一般金屬資源含量都在3%,最多可以達到5%。
而且在太空裡的金屬元素不像是在地球這麼難採集,就拿鐵為例,在地球表面的鐵大部分都被氧化了,變成了粉末狀,而沒被氧化的鐵則被深埋在地下。
谷太空裡是不存在氧化問題的,所以大部分的金屬物質都是顆粒狀態下存在的,或者一大塊的狀態下存在的。
這樣的金屬物質很好過濾,雖然也會含有些雜質,但要比地球上的金屬礦石更好冶煉。
還有很少的情況,一整個小行星都是金屬結構,一般遇到這種小行星,採集一顆就可以返航了。
姜宇從太空裡可以看到在穀神星上有一些移動的小點,那都是在運輸冰塊,或者開採冰塊的礦車。
穀神市看上去像是趴在穀神星身上的鋼鐵巨獸,整體構造不是很高,但面積卻不小。
姜宇乘坐穿梭機登陸後,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現代工業的體力活已經全被工業機器人承包,在這裡工作的工人們只負責監督、統籌等工作。
所以雖然是工業城市,但是街道上很乾淨,大家的衣著也很乾淨,沒有想象中那種到處是煤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