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竹林眾賢 (第1/3頁)
無為子陳知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75竹林眾賢
焦蹈笑道:“日照香爐生紫煙……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他隨口吟出,竟是豪情萬丈、氣勢磅礴。應眼前之景,便似真的見著了那廬山瀑布一般。
焦蹈此刻所吟的,正是詩仙李白的絕世佳作《望廬山瀑布》。
焦蹈先前聽獨孤修文所說,想要做“詩仙”、“劍神”,料定他對詩詞必感興趣,當下便吟出了李白的這首名篇來。
修文聽了,拍手叫好。但卻問道:“怎麼是‘日照香爐’?香爐,又有什麼好照的?”
焦蹈笑道:“此香爐,非彼香爐,不是家中上香的香爐。這裡的‘香爐’,是那江西廬山上的一座山峰名字,叫做香爐峰。
那座山峰,孤峰獨立,峰尖圓如香爐形狀,人們就叫它為‘香爐峰’了。這廬山,南北互臨長江,東南傍依鄱陽湖,古時稱作南障山。
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傳說。相傳,也不知是在周朝,還是在秦末時候,有匡俗等兄弟七人,廬居此山,因而得名廬山、匡山和匡廬山。
而這個匡俗呢,本是個精通方術的方士。據說後來,在廬山修煉成仙了。
當年漢武帝南巡廬山時,敕封這個匡俗為‘大明公’;是八年前,還是九年前啊,我記不清了,皇帝又加封他為‘靖明寡人’。
呵呵,也不知廬山是因這個匡俗出名,還是匡俗因廬山而出名?”
修文欣然點頭,接問道:“那怎麼又說‘三千尺”呢?這個瀑布,可只有五六丈高。”
獨孤天雲見兒子求知心切,只覺歡喜不盡。只聽焦蹈說道:“這只是虛寫而已。詩句中的這個瀑布,真正指的是廬山開先瀑布當中的一個黃岩瀑布。
那廬山所在,瀑布眾多,其中有一個,水出山腹,掛流百丈有餘。流淌噴灑,經山川石階,折成三疊。遠處觀望,便如同一幕高掛的巨大白練,懸立半空。好像喚作‘三疊泉瀑布’吧。我記得曾在哪本古書中看過,也記不清了。”
修文驚道:“那有多高啊!我好想看看!”當真不禁神往。
焦蹈接道:“這雲臺山,也有許多飛瀑流泉。素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之稱。你現在見到的這個,也太小了。改日,我帶你去看真正的百丈瀑布——雲臺天瀑。如何?”
修文樂不攏嘴,連連拍手。
此情此景,落入獨孤天雲眼中,自是喜不自勝。他原先還怕兒子初涉陌生之地,並不習慣,以至認生。但眼下見他師徒二人,對答如流,言談之中,有說有笑,自是放了一百二十個心。
三人又往前走,修文沿著那湖水分流形成的小溪慢跑出去。
一見腳底的石子,樂道:“爹,這裡有許多鵝卵石。你快看,這溪水中,還有魚兒!”說著,蹬身揀起一枚鵝卵石,往那溪溝中一丟,只聽叮咚一聲響。
焦蹈見了,輕輕說道:“莊主,你見著沒?少主他性情奔放,並非池中之物。你自將他鎖於牢室之中,有朝一日,他仍是要破牆而逃的。何不隨順天意,天高任其飛呢?”
獨孤天雲聽了焦蹈這一般言語,復向前望看,那跑在前首的兒子獨孤修文,心中忐忑不定。
但他見修文從來沒有過的這種開心快樂,也不禁心軟了。
他緩緩說道:“先生說得對。少年終須離家,幼鳥終究離巢。以後就麻煩先生了。”
焦先生歡顏點頭,道:“這我就放心了!”
不多時,他三人已入得樹林之中,穿過了一座座石林,只見一條羊腸小道,曲折於前。
三人踏上小徑,直往前去。約過了一刻多鐘頭,只見前方一條長谷,谷間拉一長索橋,長過十丈。
焦蹈說道:“我們是過橋呢,還是入谷走呢?”
修文急道:“走橋,走橋!走橋好玩!”
獨孤天雲向前一看,只見這長谷,也算不得太深,更不算高險之說。那峽谷底部,自南及北,有長長的溪流流淌。想必曾經這裡,有什麼河流大川,但此時早已乾涸了。
他一瞥那鋼索鐵橋,心道:“不錯。這裡以前,必有河流,人們只能借橋而過。時下河谷,早乾涸了,獨留這一座鐵索長橋了。”
料想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之變幻莫測,心中不禁一陣喟嘆。
他忙伸手,牽修文而上,尾隨焦先生過橋。那長橋鐵索拉引,笨重穩固,橋底平鋪堅實的木板,人踩上去,也不甚晃悠。俯觀橋底,溪石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