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己所不欲 (第1/2頁)
無為子陳知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95己所不欲
楊傑向他看了看,說道:“如果天下的子女,不明白這第一種意思,那麼,第二種意思就會很必然地出現了。第二種的意思就是,普天之下,父母愛惜子女的心,很可惜啊!”
“可惜?為什麼可惜?為什麼意思就變了呢?”修文問道。
楊傑仍然嘆了口氣,道:“普天之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愛憐,是最崇高的,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
母親十月懷胎,生下孩子,然後,辛辛苦苦地將孩子養育成人。喂他們奶飯,供他們衣食,為他們請教先生,讀書寫字。
再過幾年,到孩子長得大了,又急切煩神他們的嫁娶問題。
等孩子成家之後,又關心孩子,是否能夠立業,是否能夠維生。
待孩子生了孩子時,又去幫助他們照看孫子。從來都不需要什麼回報的。
你說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多是不多?”
修文微微點頭,道:“多。”
楊傑說道:“可是,即使這樣,如果孩子不孝的話,不聽父母的話,甚至打罵自己的父母,那麼,這些父母心,是不是很可惜呢?是不是毫不值得呢?”
修文輕輕點頭,說不出一句話。
忽然,他轉而問道:“爺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說,天下的父母都是關心自己的孩子的。可是,我想問,到底天下有沒有,不關心自己孩子的父母呢?”
楊傑凝神地望著他,並沒有絲毫生氣,反而鄭重地說道:“有,當然有。天下當然有完全不關心自己孩子的父母。他們生下孩子後,不聞不問,甚至不管他們死活,這樣的事,也是有的。”
修文“噢”了一聲,接道:“那麼,這句話的意思,不就錯了嗎?”
楊傑道:“沒有錯。是你理解錯了。是你的看法錯了。”
修文道:“我錯了?我在哪裡錯了?”
楊傑說道:“世人的思考,有太多是片面的。他們都太自私自利了,總是苛求別人,給予什麼,從來都很少考慮自己,又貢獻過多少。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你也早就知道了。”
修文道:“是的。《論語》一書,我已經讀過了。”
楊傑說道:“雖然大多世人,都知道這一句話,卻不知道還有其他兩句話。”
修文好奇地問道:“其他兩句?是哪兩句?”
楊傑默默說道:“第一,己之所欲,勿取於人;第二,己之所欲,施之於人。
這兩點,可是很重要的,一個有修養的人,必定也要能堅持不息地履行這兩點方可。”
修文聽了,笑道:“楊爺爺,你說的這三句話,我都記住了。”
楊傑繼續說道:“雖然世界上,不關心自己孩子的父母,也確實存在,但那些往往只是很少的例子。
任何時代,總會有那麼一些禽獸不如的人,這是無可避免的。
這就好像我們的生活一樣,即便你再開心,也會有不如意的時候。”
“如果你從始至終,全部都是開心的,從來都沒有一點不如意,那麼這種開心,恐怕也是假的。
只有經歷過不如意,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快樂的滋味。
一對父母生下了孩子,給孩子以鮮活的生命,這已經是人世間最大的給予了。
我們還要向父母多奢求什麼?這個恩,已經是一輩子都報答不盡的了,更要奢求其他?
如果別的人家富裕,就要求你的父母,也必須要有錢?
別的父母是大官,你的父母也必須要做大官才行?
若是那樣,天下就沒有好父母了。何以故?因為一旦站在這一點而論判,天下的窮人的父母,就都沒有好父母了。為什麼?因為他們是窮人,因為窮啊。”
修文聞言,沉默半晌,輕輕言道:“爺爺,我一定記住你的話!”
那楊傑聽罷,忽然起聲,牽起了修文,將他身上的塵土拍了拍,道:“好了,走吧,我們登茱萸峰去。”
那茱萸峰的所在,離此地並不是十分遙遠。三人並攜而行,樂此不疲。
這雲臺山脈,延綿不絕,奇峰怪石林立,素以山色稱奇。那茱萸峰,正是這雲臺山的主峰,山高足有三百餘丈,孤峰獨立,儼然唯我獨尊之態。
漸漸地,山勢越來越高,三人之中的一老一少,已漸感吃力。那獨孤修文,少年老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倔強勁,跟著焦蹈慢慢前行。
而那楊傑,雖然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