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稅收事宜 (第1/2頁)
顧興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在採取行動之前,我們還得先了解一下目前我大明朝的商稅收入大概有多少。只有心中有底,才能更好地制定後續的整頓計劃,我也好向陛下呈報。”
周顯平走到一旁的書架前,取出幾本厚厚的賬本,放在桌上:“徐大人,這是各地上報的商稅賬目。不過,這些資料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
徐天爵翻開賬本,仔細地檢視起來。賬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地的商業交易和稅收情況,但資料之間的邏輯關係十分混亂,有些地方的稅收數額明顯偏低,與實際的商業活動規模不符。
但有些事情戶部很難一查到底,只要不是太過分,大多時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王朝末年從上到下,整個官僚體系,可以說是爛的不能再爛了,僅依靠一個戶部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
“周大人,你看這幾個地方的稅收資料,明視訊記憶體在問題。”徐天爵指著賬本上的幾行資料說道,“這些地方的商業活動如此繁榮,可稅收卻少得可憐,這其中肯定有貓膩。”
周顯平湊過來一看,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確實如此,這些地方的官員肯定是在其中做了手腳。”
“不過他們不會把這麼明顯的把柄給咱們。”
“哦,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徐天爵有些疑惑,畢竟賬目上都寫著呢!難道有假不成?
周顯平見狀,只能繼續解釋:“大人有所不知,現在各地都有叛亂,地方官府為了鎮壓不得不扣留一些稅收,但其中真真假假還不是他們說了算,如此一來這賬目.
.
.
.
.
.。”
徐天爵已聽出周顯平話裡的意思了,如今的大明早就糜爛不堪,地方上官官相護,官商勾結,中央也拿他們沒辦法,要是真把他們逼急了,奢安叛亂就是例子。
可是不改也不行啊,大明現在是真的沒有多少錢了。
徐天爵放下賬本,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之前收集到的一些關於商業發展的資料,據估算,萬曆年間商業較為發達時,全國商業活動產生的價值若換算成白銀可達5000萬兩左右。天啟年間商業規模與之相近,按十分之二的稅率計算,商業稅收入可達1000萬兩白銀。
明朝隆慶開關後,僅月港一處,每年從海外流入的白銀約300萬兩。若全面開放通商口岸,假設海關稅率為貨物價值的10%左右,且考慮到貿易規模擴大,預計每年海外流入白銀可能達1000萬兩甚至更多,海關稅收入可達100萬兩以上。綜合商業稅和海關稅,在假設的理想情況下,大明在商業上的收入可能可達1100萬兩白銀以上。
“周大人,你看啊。”徐天爵坐直身子,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按照目前的商業發展趨勢,我們大明在商業上的收入理論上應該非常可觀。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至少能多出一千萬兩白銀的額外收入。有了這筆錢,我們可以用來加強邊防建設,賑濟災民,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乾的事可就太多了。”
周顯平卻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著說道:“徐大人,您的想法固然美好,可現實卻很殘酷啊。您也知道,大明的貪官汙吏太多,這些稅收經過層層盤剝,能有五百萬兩用到實處就不錯了。”
徐天爵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握緊了拳頭,憤怒地說道:“這些貪官汙吏,簡直是大明的蛀蟲!他們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害國家和百姓的利益。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一定要想辦法整治他們。”
“可是,徐大人,整治貪官汙吏談何容易啊。”周顯平憂心忡忡地說道,“這些官員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更大的麻煩。”
徐天爵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周顯平:“周大人,正因為整治貪官汙吏困難重重,我們才更要迎難而上。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任由這些貪官汙吏胡作非為,大明的財政將會陷入更加嚴重的危機,國家的未來也將岌岌可危。”
周顯平被徐天爵的堅定所感染,也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徐大人,您說得對!下官願意追隨您,一起整治這些貪官汙吏,為大明的財政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兩人又繼續討論了許久,制定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和計劃。他們決定對各地的商稅徵收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完善稅收管理制度,提高稅收徵收的效率和透明度。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議事廳裡,給整個房間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