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小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祁鈺現在是鐵了心要將查辦王振餘黨的事情做成大案子,而於謙、王文、王直、陳循等重臣則已經收到了朱祁鈺的明確指示。
說實話,身為吏部尚書的王直並不願意經手這個案子,因為他對太上皇朱祁鎮還是有感情的:如果真要把這個事兒鬧大了,上皇豈不是也要跟著丟臉?
而且小半年的時間都過來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所以王直乾脆和禮部尚書胡濴一樣,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對於相關討論全部緘默不言。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是真想查辦這個案子,因為他都快恨死朱祁鎮那個昏君了,可關鍵是真要查起來,自己也算王振的同黨……
不僅自己是王振的同黨,自己的搭檔、右都御史陳鎰也算是王振同黨,這就很尷尬了……
內閣首輔陳循最為滑頭精明,他知道這件事肯定得罪人,所以便採取中立態度:都察院的王大人說得很好,吏部的王尚書講得也有道理……
所以算來算去,事情最終還是歸到了兵部尚書于謙頭上。
于謙倒不介意辦那麼一個大案子,因為他對前任皇帝朱祁鎮一直沒什麼好感,至於大奸宦王振,那更是恨之入骨!
但問題是這個案子真要辦起來,牽涉實在太廣了些,別人不說,面前就得有官員直接下獄,說的就是你,王文!
所以于謙就打算將這件事冷處理:抓幾個典型,然後把王振那點見不得光的破事兒都抖落出來。這樣既能達到朱祁鈺的目的,也不至於牽涉太廣,使得朝堂動盪。
王文等人對於謙的這種想法自然是大為贊同,朱祁鈺聽聞後也勉強同意了:反正只要能夠打擊到朱祁鎮的威信,他也不想牽涉太多的官員。
事情既定,于謙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將哪些人判定為王振餘黨了。
這種任務要是落到其他官員手裡,肯定會成為一場打擊政敵、報復仇怨的狂歡。
可於謙不會這樣做,畢竟他有一顆公正體國之心,所以他決定只是將那些當初做得很過分、並且現在又沒有什麼政績的人予以定罪。
而這時候戶部侍郎江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他交給了于謙一份神秘的賬冊,也就是當初他和紀凌一起抄家時,從王振的私宅中找到的那本賬冊。
有了這本賬冊,于謙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當初誰給王振送了多少銀子,從而推斷出誰私下裡貪汙受賄得太過分。
結果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于謙這才知道原來當初大半個朝堂上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給王振送過錢,合著就自己傻乎乎的……
這本賬冊彷彿一個燙手的山芋,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銷燬,但于謙也想用它來給眾人提個醒,所以第二天私下開會的時候,他直接將這本賬冊甩到了桌子上。
此時與會人員只有于謙、王文、陳循、王直四人而已,所以于謙也不擔心他們會洩露出去什麼,更何況除了于謙,另外三人的大名也赫然在上。
王直倒是心胸坦蕩,因為他送給王振的那點銀子微不足道,而且幾乎都是為了求王振辦理公家的事兒。
不過王文和陳循可就心有戚焉了,因為他們倆送給王振的可有不少“人情債”,而且王文的排名還比較靠前。
于謙確實是想做一個孤臣,加上他也自信沒有什麼把柄落到別人手裡,可他並不想因為眼前的這本賬冊,就跟其他三位大臣鬧翻了。
所以看到王文等人那副吃了屎的表情後,于謙便清咳兩聲道,“我沒有別的意思,這本賬冊待會是要燒掉的!”
王文聽於謙這樣一說,心中的大石頭頓時就落了地,“那不知於尚書是想要……”
“自然是要和諸位商量一下……”于謙將手指按在賬冊上,爾後把它推到了一邊,“要查辦的人自然都在這本賬冊裡,但皇上不可能一下子查辦那麼多人,否則整個朝堂就亂了……”
于謙說著,便下意識地看了王文一眼,“好在有這本賬冊,倒是避免了傷及無辜……都說說吧,諸位大人覺得應該把誰給查辦了?”
于謙這樣問,其他人哪敢說話?因此一個個的全都低著頭默不作聲,于謙見狀,便清咳兩聲道,“我意,把賬冊裡的這些內侍都給查辦了!全是王振走狗,荼毒百姓!”
“我同意於尚書的做法!”王文當即附議,畢竟裁處那些死太監也是他一直以來的主張。
于謙和王文都這樣說了,王直和陳循自然沒有什麼意見,於是便一起點了點頭。
“這是不夠的……”于謙拿起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