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割席 (第1/2頁)
辭辭薦薦_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隔天邊察起床時,顧雙習尚陷在夢鄉中。他沒弄醒她,輕手輕腳地洗澡洗漱,換衣服時想起來她昨天選了白襯衫,唇畔不自覺逸出笑意,轉手揀了一件白襯衫換上。
&esp;&esp;臨走前還是戀戀不捨,回到床邊,依然不敢驚擾她,只好自己單膝跪下、趴在床畔,小心地貼近她的睡臉,落下一吻即離開。旋即邊察便覺得好笑,堂堂君主,何時如此縮手縮腳過?
&esp;&esp;只是一想到,面對的人是她,一切又變得心甘情願、全無怨言。
&esp;&esp;沒忘記把她昨晚畫的那幅素描帶走,另一幅就擱在府邸書房裡。到了辦公室,裁切成合適的大小,剛好放進相框,支在書桌一角,抬一抬頭就能看到。
&esp;&esp;或許不該讓她畫那尊石膏像,他自己的臉有什麼好看的?邊察暗忖:應該讓顧雙習畫一幅她自己的肖像,他放在桌上,隨時隨地都能見到她。
&esp;&esp;邊錦敲門進來彙報工作,一眼就瞧見那個新來的相框,都不必特意檢視,聰明的小宰相也能猜到是顧雙習的手筆:“哥,嫂嫂送你的啊。”
&esp;&esp;“嗯,她照著你送我的禮物,畫了一幅素描。”邊察主動把相框翻過來,隱含得意地炫耀給邊錦看。邊錦何許人精也,立刻連連誇獎,頗為精妙地控制著尺度,避免把嫂子美化得太過、反而惹得邊察不高興。
&esp;&esp;邊察將顧雙習視作他的私有物,不允許除他以外的任何人,對她有太強烈的興趣與情緒。
&esp;&esp;畢竟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兒時一起生活,長大一起共事,邊錦早把邊察的性格摸得透徹。
&esp;&esp;儲君的必修課裡從來都不包括有關“愛”的課程,邊錦也認為邊察天生便喪失感情能力,他兢兢業業地治國理政,只是因為他是皇帝。邊察一向自視甚高,自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天下蒼生皆繫於他之一身,他必有義務與責任,承擔起眾生萬事的期許。於是他就真的把這份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漂亮得當。
&esp;&esp;但在工作以外的場合,邊察便表現得一言難盡。礙於身份,沒人敢同邊察交朋友,人人都要仰望他、追捧他,而邊察也以為,這就是世界的本原面貌。他剛愎自用、我行我素,雷厲風行、不容忤逆。邊察習慣控制一切,從人到事無一例外,抹消異端的方式同樣直截了當:要麼現在閉嘴,要麼永遠閉嘴。
&esp;&esp;他是暴君,恨他者眾多,卻無人敢真正挑戰他的權威:作為皇帝,邊察政績斐然,登基以來做過不少實事、好事,在民眾當中口碑甚佳。距離自然產生美,人民從未見證邊察的殘暴,只知他的聖明,因此熱切擁護他、愛戴他,自願承托起這艘龍舟,輕易顛覆不得。能力如此、聲望如此,邊察的皇帝之位只會越坐越穩。
&esp;&esp;也是近年來,關於邊察的風言風語才漸漸流傳開。多嘴者不敢在政事方面直抒己見,只好揀些大眾愛聽的桃色新聞,捕風捉影地吸引眼球、擴大傳播。況且邊察的確私德不佳,身邊伴侶換了一個又一個,往往利用過一次即丟棄,全盤物化的行徑引來大量不滿,竊竊私語壘作烏雲,壓向邊察。
&esp;&esp;他本來不在乎,但在流言蜚語愈演愈烈之後,還是決定著手進行輿情管控。人民群眾當然更喜歡完美偶像,將“皇帝”造作“神明”,亦是鞏固統治的手段。邊察不允許自己這尊神像沾上任何一點兒灰塵,所以他要勤加打掃。
&esp;&esp;何況,已過而立之年的皇帝陛下,似乎確實應當迎娶一位皇后。人們還是更喜歡幸福圓滿的發展,比如國泰民安、歌舞昇平,比如夫妻恩愛、兒女繞膝,作為君主,邊察更應該身先士卒。
&esp;&esp;基於種種考慮,亦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邊察把顧雙習捆綁在了他身邊,扮演起“固定伴侶”的角色。
&esp;&esp;邊錦清楚,邊察選中顧雙習,只是因為她柔弱、孤單、好控制,不像那些出身名門的貴女,身後勢力不容小覷,邊察若從她們中選人,恐怕後患無窮。
&esp;&esp;獨裁專斷的皇帝不怕麻煩,但“麻煩”本來就是越少越好,既然已經有了“顧雙習”這樣一個最佳人選,邊察又何必再給自己增添負擔。
&esp;&esp;打一開始,邊錦就知道,邊察與顧雙習間的所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