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的藍刀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起初還會耐心的等待行程到位,到了後面,文東已經開始見動作就摟了,不管命中率如何,先把投餌量做起來。
這樣的調整很快見到成效,浮漂翻身之後給動作的高度越來越高,窩點當中的鯽魚也越來越厚,原本的微微一點的漂像,也變成半目到一目的有力下頓。
隨著窩點裡魚密度的增加,文東開始下拉浮漂減少水線,幾乎每一杆都會中魚。
離底十公分。離底二十公分,離底四十公分……
隨著文東不斷往下拉浮漂,釣的水深在急劇縮短,在開始頻繁的中雙尾過後,文東把心一橫,乾脆將釣底用的浮漂拔下來,隨手插上了一支只有九目打水皮用的短漂,釣法更是奔放,開始打浮。
打浮,可以說是物件魚比賽當中的殺手鐧,禁咒級別的高階技能。
之所以這麼評價它,並不是因為他操作起來有多難,技術含量有多麼的高。而是因為一旦施展成功,殺傷力巨大。
聊到這裡要插播一小段釣魚技術上的入門級常識。
在臺灣釣法也就是懸墜釣法當中,一條釣魚用的大線在入水之後可以劃分為這麼幾個部分。
首先是大線杆頭到浮漂座的部分,線上組拋竿入水之後,這部分是基本跟水面平行的,稱之為風線。
自浮漂座往下到八字環這一段,是跟水面垂直的,這一段的距離在調整好之後線的長短基本代表著水深,稱之為水線。
自八字環到魚鉤這一段,是跟地面呈現一定夾角的,線組調釣越頓,這個角度越小,最頓的情況是鉛皮到底,子線整體躺臥,最靈敏的情況是子線徹底繃直跟地面垂直成90度。
為什麼要講這個常識呢,因為釣離底釣半水直至釣浮就牽扯到其中水線長短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