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爹媽給取的 (第2/3頁)
隔壁老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至少說明你讀的書多,而且涉獵很廣泛。”
沒錯!我跟《紅樓夢》裡的賈寶玉一樣,都是一個雜學家!
葉青雲插話道:“也許這個故事,不過是小顧在瀏覽網頁時,無意中看到的呢?”他的語氣依然一副不以為然。
劉知遠笑笑道:“青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即使小顧是湊巧看到了這個故事,如果他只對網路遊戲感興趣,對這些文史的東西毫無興趣的話,我敢斷言,他即使看到這個故事,也不一定能有耐心將它讀完,而且還記得這麼清楚!”
鍾楚南笑著附和劉知遠道:“董事長說得有道理,現在年輕人哪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啊?而且顧先生還把這個故事記得這麼清楚,連其中的幾句詩歌都記得一清二楚,實屬不易啊!”
夕兒轉臉看著我,滿意地笑了。
關於詩仙的小故事太多了。什麼高力士為其脫靴,楊國忠為其磨墨,數十妃嬪為呵筆等等,不勝列舉。
鍾楚南講了一個關於李白夢筆生花的小故事:
據天寶遺事記載,李白年少之時,曾夢見自己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來果然天才橫溢,名聞天下。又記載李白嗜酒,不拘小節,但沉酣中所撰寫之文章,未曾錯誤;與人議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論,所以時人稱之為醉聖。
別人或許聽不出來,可我聽出來了,他對文史,或者對李白,不過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過,這廝絕對是一塊當助理的料,或許他對李白並無興趣,只是為了博得主子的歡喜,才去刻意去關注李白生平的。而且看他的表情也像有意在劉知遠面前表現自己。
鍾楚南竟然把李白夢筆生花說成是“夢筆生花”這個成語的出處,我差點沒忍住要撲哧笑出來。
但劉知遠是聽出來了,等鍾楚南洋洋得意地講完,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笑道:“楚南,你這個小故事講得很有意思,但是你錯把這個小故事當成夢筆生花這個成語典故出處了。”
劉知遠果然不同凡人,他是個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的人,這正是他不同與凡人的地方,他不會照顧別人的情緒或者面子,而去說一些違心的話,他會直接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喜惡。
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是越來越少了,幸虧他身居高位,否則他這種性格會得罪一大批人。人的性格多半是天生的,而且後天很難修正。像劉知遠種性格的人還能榮登如此高位,不外乎兩種情況,要麼他運氣好,要麼他的確才高過人!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社會,或許敢於說真話的人比如今這個社會多得多吧?社會風氣還沒有淪落到現在這種扭曲的程度吧?
鍾楚南意識到自己可能弄巧成拙了,不禁有些窘,難為情地笑看著劉知遠道:“是麼?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深究,獻醜了!”
劉知遠講目光投向我,笑笑道:“小顧,你這個中文系的才子是不是有義務告訴大家夢筆生花這個典故的真正出處啊?”
要是平素,如果別人出現這樣的錯誤,我一般一笑了之,因為對的錯不了,錯的對不了,所以我沒有必要指出來。得罪了人不說,還得不到什麼好處。但是,今天我必須要指出鍾楚南的錯誤,即使我得罪了他,我也不在乎,因為這對劉知遠對我和林夕兒形成一種良好印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我笑笑道:“既然董事長給我機會,那我就義不容辭了。夢筆生花”這個典故出自於《南史。紀少瑜傳》。”
我接著說道:“相傳紀少瑜幼年時,才華並不出眾,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紀不瑜夢醒之後,果然在枕邊發現一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章大有長進。終於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紀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他自幼專攻《六經》,善於談吐,對答如流,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後來官至東京大學士。這一典故如今被借用於表示才思日進的意思。
劉知遠笑著頷首,看似十分讚賞我的文才,他笑著補充道:“張孝祥在《鷓鴣天》就用了這個典故:憶昔彤庭望日華,匆匆枯筆夢生花。還有,許多人常誤以為夢筆生花和妙筆生花看做一個成語,實則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成語。”
這人果然十分較真啊!
我在想如果劉知遠不從商,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學者,他這種較真的精神,正是做學問必備而且最關鍵的素質!
“來,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