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斬後奏、生殺予奪的大權。
然而,世事難料,袁崇煥這位飽讀詩書的儒生,終究未能實現其五年平遼的誓言。他擅自誅殺了東江鎮總兵毛文龍,為建奴消除了後顧之憂。次年,建奴大軍破關而入,袁崇煥因缺乏軍事指揮能力,犯下了一系列錯誤,導致建奴大軍直逼京畿,給年輕的崇禎帝和京師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恐慌。最終,袁崇煥也因此惹來了殺身之禍。
,!
但公正地說,袁崇煥深受儒家理學薰陶,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他不可能背叛大明,投敵叛國。同時,他也不是擁兵自重的軍閥。假如他真想割據一方,崇禎帝要想殺他絕非易事。他也不會在獄中勸祖大壽回救京師。袁崇煥是個有膽有識的忠臣,但他的悲哀在於他只有揹負百斤的能力,卻硬要挑上千斤重擔,最終被壓垮。他被某些“史學家”鼓吹為大仁、大智、大勇、大廉的民族英雄,其實只是因為他下場悽慘,值得同情罷了。
如今,崇禎帝再次在平臺召見大臣,而這次的物件是孫傳庭。
崇禎帝望著坐在自己面前的孫傳庭,心中五味雜陳。他既希望孫傳庭能夠力挽狂瀾,擊退燕京城外的建奴大軍;又擔心如果孫傳庭真的擊退了建奴,那麼自己當初支援楊嗣昌卻將孫傳庭打入大獄的決定就會顯得錯誤無比。
崇禎帝開口問道:“孫愛卿,如今三十萬建奴大軍雲集燕京城下,局勢危如累卵。你是否有良策能夠擊退建奴?”
孫傳庭自信滿滿地回答道:“萬歲,建奴雖號稱三十萬大軍,但臣以為他們最多不過十萬之眾。如果建奴像前兩次那樣只想在中原擄掠一番,臣或許難以奈何他們。但如果他們不自量力,想要強攻燕京,臣卻有十足把握讓他們鎩羽而歸!”
兵部左侍郎倪元潞好奇地問道:“孫大人何以斷定建奴最多不過十萬?”
孫傳庭解釋道:“建奴不過是遼東的一個野人部落,人口不過二十餘萬。再加上連年征戰,族中壯丁最多也就五六萬人。再加上所謂的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最多也就十五六萬人。大同一役,沈總兵斬首四萬餘級。由此可以斷定,燕京城外的建奴最多也就十萬左右。”
群臣聽得連連點頭,覺得孫傳庭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十分信服。
崇禎帝接著問道:“就算建奴只有十萬大軍,那也不容小覷。愛卿還未說出具體的退敵之策呢。”
孫傳庭回答道:“臣的退敵之策其實很簡單。就是將京師各府、各縣的百姓、牲畜和糧食全部撤入城內,深溝高壘,不與建奴交戰。等到天氣轉暖,建奴的糧草耗盡,他們就會自行退去。”
陳新甲擔憂地問道:“如果建奴強行攻城怎麼辦?”
孫傳庭回答道:“建奴如果強行攻城,那就是自尋死路。燕京城頭有兩百門紅夷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周延儒又問道:“如果建奴效仿大同之役,掘地炸城又該怎麼辦?”
孫傳庭胸有成竹地說道:“建奴能炸開大同城牆,是因為大同守軍事先缺乏防備。而燕京保衛戰我們能提前做好準備,又豈能讓建奴得逞?退一步講,就算建奴真的炸開了城牆又能如何?只要有紅夷大炮守著,建奴還是進不了城!”
經過孫傳庭的一番分析,崇禎帝和一班大臣終於放下心來。
然而,崇禎帝的心思很快就轉到了建奴退兵之後的長期國策上來。他接著問道:“孫愛卿,建奴退兵之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孫傳庭整理了一下思緒,肅然說道:“萬歲,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恢復萬曆新政。只有恢復了萬曆新政,國庫才會充盈。只有國庫充盈了,才有足夠的錢糧編練新軍,才有可能平定遼事、剿滅流賊。”
所謂萬曆新政,就是指萬曆年間由內閣首輔張居正領導的一次重大變革。這次變革包括改革吏治、推行考成法、清丈土地、清理王公貴戚和士林豪強隱瞞的莊田,並推行按畝徵銀的稅收一條鞭法。
大明立國以來,皇親國戚和士林諸生都享有免稅特權。到了崇禎年間,大明朝共有二十多萬皇親國戚以及近百萬士林諸生。他們霸佔了全國大量的土地,導致國庫稅銀大量流失。
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如果平均每個皇親國戚擁有田莊一千畝,那麼二十多萬皇親國戚就擁有兩億畝田莊;如果平均每個士林諸生擁有田莊一百畝,那麼百萬士林諸生就擁有一億畝田莊。兩者相加就是三億畝田莊,而大明朝全國的土地也不過八億多畝。
這兩個龐大的特權集團霸佔了全國近一半的土地,導致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朝廷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