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量劫的假相 (第1/2頁)
浩然正氣SC6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崑崙山中,雲霧繚繞,仙鶴飛翔。太清老子與玉清元始天尊端坐在玉石棋盤兩側,手中各自握著一枚棋子,沉思著下一步的落子。
兩人面前的棋局錯綜複雜,彷彿對映著人間的風雲變幻。
元始天尊放下手中的棋子,目光穿透雲霧,望向遠方,輕聲道:
“大哥,三弟四弟的手段確實了得,西方二聖的計謀接連被化解,大商國運愈發穩固。看來,我們要加快武王伐紂的過程了。”
太清老子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三界的一切:
“嗯,天命如此,武王伐紂是順應天道的大事。只是,文王尚未入朝歌,殷商長子伯邑考也未死,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元始天尊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道:
“文王之事,或許可以藉助人間的力量推動。至於伯邑考,他的存在確實是個難題,畢竟他若是未死,武王伐紂便少了一份正當性。”
太清老子手指輕輕敲擊著棋盤,似乎在思考著什麼,然後說道:
“伯邑考的命運,非同小可,不可輕舉妄動。我們可以先派人暗中觀察,待時機成熟再作打算。至於文王,他的入朝,或許是時候讓一些事情發生了。”
就在此時,一道清風吹過,南極仙翁飄然而至,稽首行禮:“老君,天尊,弟子有要事稟報。”
太清老子與元始天尊對視一眼,齊聲道:“仙翁請講。”
南極仙翁道:
“據弟子探查,文王之子姬發,才智過人,勇猛異常,且仁德兼備,已有取代伯邑考成為殷商儲君的趨勢。若是能助姬發一臂之力,或許能加速文王入朝的程序。”
元始天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仙翁所言極是,姬發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我們可以暗中扶持,讓他成為推動文王入朝的關鍵。”
太清老子微微一笑,似乎對這一切早已成竹在胸:“那就如此安排吧。不過,還要注意西方二聖的動向,他們不會就此罷休。”
南極仙翁領命而去,太清老子與玉清元始天尊則繼續他們的棋局。棋子落盤的聲音,在寧靜的崑崙山中迴響,每一聲都似乎預示著人間的一場風雲變幻。
而在朝歌城內,文王、武王、伯邑考等人的命運,正如這棋局一般,被這兩位聖人的手指輕輕撥弄。
一場關乎三界命運的大戰,正在悄然醞釀,而武王伐紂,只是這場大戰的開端。
朝歌城內,宮殿巍峨,繁華不減。太師聞仲在書房內,收到了通天教主和古塵祖師的傳信,信中大意讓他設法在姬昌入朝歌時刁難於他,以推動武王伐紂的程序。
聞仲手持信件,眉頭緊鎖,心中權衡著此事的利弊。
他知道,帝辛對姬昌本就有所忌憚,若是在此時刁難,恐怕會加速武王伐紂的步伐,但作為大商的忠臣,他也不能違背聖人的旨意。
思量再三,聞仲決定將此事告知帝辛,讓他親自定奪。
聞仲來到帝辛的宮殿,只見帝辛正坐在龍椅上,審閱著奏章。
聞仲行禮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帝辛放下手中的奏章,看著聞仲:“太師,何事如此緊急?”
聞仲遞上通天教主和古塵祖師的傳信,帝辛展開一看,面色頓時變得陰沉:“哼,這些聖人,總是暗中操控一切,朕何時受過他們擺佈!”
聞仲小心翼翼地道:“陛下,通天教主和古塵祖師此舉,或許是為了順應天命,推動武王伐紂的程序。陛下不可不察。”
帝辛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冷笑道:“順應天命?那朕的意願又算什麼?太師,你認為朕該怎麼做?”
聞仲沉吟片刻,答道:“陛下,臣以為,我們可以將計就計。姬昌若入朝歌,我們便設下難題,讓他知難而退。如此一來,既能彰顯陛下您的威嚴,又能拖延武王伐紂的時間。”
帝辛聽罷,點了點頭:“好,就依太師所言。不過,朕要親自出題,讓這姬昌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不久之後,姬昌果然應召入朝歌。帝辛在朝堂上設下重重難題,從天文地理到治國理政,無所不包。姬昌雖然才智過人,但帝辛的題目實在太過刁鑽,讓他頗感壓力。
朝堂上,帝辛看著一臉難色的姬昌,心中暗笑:“姬昌,你若想取代朕,恐怕還不是那麼容易。”
姬昌雖然心中苦澀,但表面仍保持恭敬:“陛下聖明,臣資質愚鈍,未能答出陛下所問,還請陛下恕罪。”
帝辛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