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行雲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本打算田地做好後就建木牆的,但黏土的出現,讓我急切的想喝湯,吃燉肉。

我得先做出一個陶鍋來,改善族人的飲食條件,還能熬製獸皮膠,有了膠可以做反曲弓,甚至複合弓。想著就流口水,說做就做!

先得要建一座窯爐起來,可是我從沒有見過窯爐,只能想象著建了。我在黏土附近選了一土坡,準備利用地勢挖個土窯出來。

沒有專業挖掘工具的情況下去挖土坑確實是件很費力的事,費了半天時間才挖好窯爐底部。窯爐成橢圓形,長一米五,寬一米,分為火塘和烘焙室,烘焙室高出火塘二三十公分。

爐底挖好後太陽已經落山,我只得次日再繼續修建,希望不要下雨。

在挖土窯時偶爾會有族人來圍觀,這群人中有一個忠實的觀眾從頭看到尾,到後來還加入了我的工作。

我準備帶些黏土回山洞先做一些鍋的泥坯出來,等窯做好就乾的差不多,可以直接燒了。

想叫這位忠實的觀眾幫我帶些粘土,但卻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能直接說道:“你幫我一起帶些黏土回山洞去吧!”

“族長,我叫斟土(真土???)”他樂呵呵的看著我說道。

對此我有些尷尬,連這唯一一位忠實觀眾的名字都不知道,只得歉意一笑重新對他說:“斟土,幫我一起帶些黏土回山洞去吧!”

夜裡我坐在小堆篝火旁邊,捏製土鍋,斟土似乎很喜歡玩泥巴,一直好奇的坐在我旁邊觀看。

沒有轉盤的情況下,很難做出一個像樣的砂鍋。沒辦法我只能做盆了,我一共做了五個盆,斟土按耐不住也做了一個,手藝還不賴。

在手捏的情況下,盆的外形不堪入目,我不得不在盆上抹少量水,用竹片在表面展平滑,才勉強看著舒服。但陶盆的整體圓潤度是掌握不了的,等這幾個燒製成功了要想法做個轉盤出來。

天矇矇亮我就興奮得睡不著了,趕緊起床。到洞外一看,發現昨晚下雨了,慌忙衝下去看我的土窯。

還好建土窯的地方黏土含量比較多,土窯還保持原型,只是火塘積滿了水,新田裡也積了一些水,這下石白就不用灌水泡田了。

我把火塘裡的水舀幹後,接著用手在溼軟的窯壁上抹了個遍,再用竹片展平,這樣窯建好硬化後就不容易掉渣破損了。

之後是給窯封頂,這是一個技術活!頂部得是弓形才能封住,我不得不做一些土坯磚出來。

為了保證磚的大小一樣,我叫祁木給我做了幾個模具,另外讓他給我燒製大量的木炭出來。

在做磚的時候,斟土屁顛屁顛的來了,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免費勞工。泥磚做法簡單,將黏土摻上少量水拌勻,放在模具裡壓實就可以了。

泥磚之間的粘合劑利用自身的粘合性就可以了,砌磚時順便把煙囪也做好。

土窯一做好我就用柴火燒窯硬化窯身整體,窯火燒了一上午。下午窯頂完全硬化後我弄了大量泥土覆在上面,以增加土窯保溫效能,有益提高窯內溫度。

土窯是準備好了,祁木的木炭還沒燒夠。他製作的方法很簡單,直接將柴一堆,點上火,柴都燒成碳後用水一潑就成了,但是得到的碳卻少很多,很多木料都燒成了灰燼。

我不得不改進下,先將木柴堆好在四周放好火絨,用泥巴將柴堆敷圓,掏出四個點火口,頂部再掏個煙囪。

等火燒起來後將頂部蓋上,只留四個點火口。待木柴全部燃燒起來後將所有點火口封住,這樣獲得的碳量會提高很多。

在祁木燒碳期間我又製作了十幾個碗和幾把湯勺,待碳的數量燒得差不多的時候已是傍晚,燒陶只有明天再進行,希望到時候碗也乾透了。等有一定燒製經驗後,還得摸索著建個豎窯。

一大早石白安排好人給新田灌水後帶著一行人去鹽湖曬鹽,我則繼續完成我的製陶大業。

山洞裡的七個盆已經乾透成坯,碗的體積小所以也乾的差不多,為保證質量我把碗搬到洞口,讓它加快風乾速度。

大概十點時,我帶上斟土把所有盆碗放進窯洞烘焙室。斟土對“玩泥巴”的熱情讓我確定了他陶器製作繼承人的身份,每個製作過程我都讓他參與,斟土也很認真的學習製作。

我們將祁木製好的木炭放入火塘後點火封窯,窯口留一進風口和一個燃料進口。

斟土用樹枝給進風口送風,儘快讓木炭燃起來。木炭燒旺後我讓他停下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給火塘加碳了。

在我的指導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邪器

邪器

知樂
歷史 完結 27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