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玄宗小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眾人都恭恭敬敬臨了教誨,元始天尊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始吩咐講道之事。

“南極,你與雲中子先行一步,約束好山下前來聽道之人,燃燈道友若是有閒,不妨和其他弟子一同下山聽講,吾等隨後即至。”

眾人領了諭旨,紛紛走出三清大殿。

“重玄師侄,你還有何事?”

見眾人悉數離開,唯獨蕭升留了下來,元始天尊沉聲問道。

“弟子多謝二師叔贈予三光神水,全道之恩沒齒難忘。”蕭升先是朝著元始天尊俯首一禮,接著又向通天教主拜道,“三師叔太極陣中賜書之情,弟子上次沒來得及相謝,但一直銘記於心。”

“那三光神水本是大兄向貧道討取的,所以要道謝的話,還是謝你師尊吧,不過看你根基穩固,五氣凝練如實,倒也不辱這萬水之源。”

元始天尊直言不諱,說著神眸輕忽,又看了通天教主一眼,似乎沒料到他什麼時候,在陣中還贈了一部道書出去。

相較元始天尊的莊嚴鄭重,通天教主便灑脫的多,一臉滿不在乎,笑道:“不過閒時之作,難登大雅之堂,如今你拜在大兄門下,貧道這部《上清大洞真經》倒顯得多餘了。”

蕭升當然不會將通天教主的笑談當真,在八景宮的一千年裡,他詳細翻閱過《上清大洞真經》,此書與《太上洞玄真經》相比,雖有殊異,卻是一體同源,另有奧妙。

《太上洞玄真經》注重“道”,需要道心唯一,反覆領悟才能有所斬獲。

而《上清大洞真經》就更在意“法”,講究御法於身,萬物為憑,更多琢磨的是法門運使,生生變化。

雖然蕭升以太清道法為基,但是並不代表其他學說對他無用,相反借而鑑之,一者重道,一者重法,正好相輔相成,煉用一體。

蕭升走出三清殿時,玄都大法師等人都已下山去了,此時耳邊可聞青鸞鳴霄,又見白鶴縱影,雲海之上新曦微露,紫霞瀰漫東天,好一派朝氣蓬勃之象。

他神采奕奕站在麒麟崖邊,任由清風拂過,一襲玄色道袍羽袂飄飛,俯首向下,星眸閃爍,目光透過雲海,清晰可見崑崙山下密密麻麻的求道人群。

人數之眾相比千年前猶有過之,想當初,他也是這其中一員,跋山涉水來到崑崙山,又歷經艱辛闖過了太極陣。

如今,他已是聖人門徒,上乘道法一朝入手,千年之間便修成金仙,一旦證得大羅道果,封神大戰的壓迫力也就會減小許多。

蕭升不禁思索,如果此時還是在武夷山中自怨自艾,或是求道途中貪圖安逸,一夕放棄,那還會有現今的所得所獲嗎?

只怕是不可能的。

這一切並非臥坐空山得來,雖然不乏天助,卻更是靠著堅定不移的道心,拼搏奮進,孜孜以求。

天道酬勤,須知天道尚且執行不怠,人更應該剛毅堅卓,奮發向上,永不言棄。

想到這裡,蕭升又若有所悟,勉勵一笑,便向著山下而去。

千載光陰對巍然的崑崙山而言,不過彈指一瞬,山下那片聽道的平臺依舊如故。

平臺上視角最好的一處,單獨放著數個蒲團,以燃燈道人為首,三教門下等數名弟子依次坐著。等到蕭升甫落座,隨之天降異象,地湧金蓮,三清聖人法象降臨。

待眾人禮畢,三清聖人便依次開始講道,也許是講述的道法較為基礎,又或許是一脈相承,浸淫日久的緣故,蕭升這次聽講太清道法,毫無障礙,總總玄妙,無不了然於心。

所以等到百年之後,太上老君授道完畢,他便將重點放在了元始天尊所講的玉清道法之上。

“夫聖人垂教,若天行四時,率信而善應也……存神定意,外想不入,內想不出,聽之不以氣,視之不以神,是謂太玄之妙……”

對元始天尊來說,門徒的心性修養永遠放在第一位,故而玉清道法更注重“道性”之功,開篇便提到了許多養氣存神,坐忘全真的法門。

蕭升知道這些內容看似繁瑣,卻是問道一途至關重要的必修,修道即是修心,倘若道心不堅,前路便是一片茫然,更有甚者容易滋生心魔,反噬己身,所以他絲毫不敢輕忽。

再往後數十年,元始天尊又根據玉清道法,旁徵博引,終於推講到了各項神通以及最引人矚目的煉器之道。

須知廣袤洪荒,孕育的天材地寶雖然繁多,卻也不是無窮無盡的,何況來崑崙山聽道的煉氣士,修為普遍不高,即便有什麼靈寶,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開胃山楂
關於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是開胃山楂寫的神話王朝類小說....
仙俠 連載 13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