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實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個人就這樣一路走,一路遊山玩水,一路談古論今。

這一天他們來到了古城洛陽。

陰陽五行,華夏人歷來以南為陽北為陰,洛陽因處洛水之南而得名。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從此傳出。夏太康遷都斟,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共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

班固在這裡寫漢書,司馬光在此著資治通鑑,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在此雲集。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

路上這幾個人就商量好了,到了洛陽要好好玩玩。

只是很可惜,看牡丹開花的季節已過。

白馬寺是必去的,古印度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徒步穿越帕米爾高原,以白馬馱經和佛的畫像到洛陽,漢明帝下旨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

這裡是華夏第一次西天求法,這裡是最早來花夏傳法的僧人的居所。攝摩騰、竺法蘭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

第一個漢人僧人從這裡走出,……這裡發生過不知多少個第一。

晨鐘暮鼓,時光流轉,白馬寺裡流轉著千年梵唱,有著一份揮灑不去的悠遠和滄桑。

慧雨對這佛教聖地心儀和想往已久,出現在眼前的白馬寺讓他心痛。正應了張繼那首詩: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瀟瀟茅房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所謂高興而來,掃興而歸。本來他們還想到龍門石窟一遊,這樣一來也沒了興致。

秦月和譚五倒沒什麼,我們知道這兩個人不管到什麼地方,都不過是滿足於一走一過;因為無論如何白馬寺他們來過了。

也別以為這兩個人是喜好遊山玩水人中的另類,不是的。這樣的人在到處遊玩的人中,即使算不上重要一族,也絕不在少數。他們可不認為自己去了這個地方是一無所獲?一點也不。因為當有人說起這個地方,他就可以洋洋自得地說:“這個地方呀?我去過。”

少夫人是個見廟就上香,見佛就拜的虔誠信徒,寺廟的敗落沒有妨礙她朝拜。她只是多了幾分感慨,只是對兵荒馬亂更加深惡痛絕。

和白馬寺多次遭戰火摧毀一樣,洛陽也不能倖免。十三個王朝沒有留下多少東西,倒是洛水還在古城北側靜靜的流淌。

本來幾人是準備在這裡多待幾天,結果只住了一夜就動身西進了。

從洛陽一路西行,又走了數日,一行人來到了關中門戶——潼關。

北臨黃河,南踞山腰,因“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這裡地勢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俠,只有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所謂“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

唐代大詩人杜甫遊此後留詩一首:“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加之潼關的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是東進中原和西進關中的必由之路,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而緊隨山海關之後,被稱為天下第二關。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馬超、韓遂在這裡大戰,使潼關揚名天下。是不是真實的歷史故事,不得而知,反正潼關城裡還有馬超刺槐留下。

就算已經有些年沒經歷戰火了,但畢竟是軍事重鎮,總保持這高度戒備。所以潼關城門早開晚關,每天只開一次。過往人員一般是要住一夜的,秦月這一行人也不例外。

少夫人這一次出遠門算是開了眼界,無論走到哪兒裡,都不肯錯過好玩的去處。

一安頓下來,她就問秦月,潼關附近有無名勝?秦月怎會知道?但鼻子下有嘴巴,一打聽還真有一處遊人必到的地方,叫做佛頭崖。慧雨說這個地方,他也聽說過。

秦月出去問好了路,幾個人就趕了過去。

這裡是潼關境內秦嶺的最高一座山,因山體酷似佛首而得名。

因山頂長年白雲繚繞又稱白雲山。佛頭崖山勢峻峭,直若刀劈。崖上樹木挺拔,鬱鬱蔥蔥。山徑蜿蜒曲折,又稱“十八盤”。人行其上,若步雲梯。

佛頭崖有唐貞觀年間興建的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焚魂聖體

焚魂聖體

我原來是一個好人
關於焚魂聖體:header
仙俠 連載 0萬字
血色帝王路

血色帝王路

蓮峰山
仙俠 連載 71萬字
武將版三國

武將版三國

陽懿
關於武將版三國:東漢末年,天地異變,呂奉先獨坐天下第一武將的寶座多年。虎牢關下,關東十八路諸侯討董,群英薈萃,豪雄畢集。呂布策馬西來,專治各種不服,吊打天下群雄。看著一個個武將再次鑄就呂布無敵的威名,身處盟軍陣營的郝夢很蛋疼,只得如演義中一般,組織了一次“三英戰呂布”。只不過,此三英非彼三英也!……敬請關注《武將版三國》!
仙俠 連載 166萬字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撿屬性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撿屬性

大唐彥祖
仙俠 連載 13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