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恰好十二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監國的攝政公主到皇帝,楚雲歌走了三年。

因為古代女子當政本來就難,更別說成為皇帝,楚國能接受楚雲歌掌權,將朝堂變成她的一言堂。

也能接受百姓只知公主不知小皇帝,畢竟小皇帝確實還小,不過六歲,離長大娶妻都還有十年,他們不介意讓楚雲歌獨大。

很多老臣大臣的想法都是,等一等,等小皇帝滿了十六,娶了妻,再考慮親政的事。

對於新的小皇帝被太后教得唯公主是瞻的話,也只是聽聽。

“不過是因為之前的林家風波,怕了,韜光養晦罷了。”

“韜光養晦很好,也是聰明人。”

他們還是期待楚國朝政能迴歸正統。

不少沒被楚雲歌重用的人還悄悄站隊,想著往後小皇帝親政了,能得到重用。

但他們不知道,沒有所謂的韜光養晦,也沒有什麼聰明人。

杜若所出的小皇帝,就像她自己,真沒那麼聰明。

杜若比起很多父母,很早的認識到這一點,她甚至知道,楚雲歌會選自家兒子,就是因為自家兒子不那麼聰明。

如果太聰明,那殿下也不會選他。

殿下觀察試探過,虧得自家兒子不是裝傻,是真的傻。

這時候傻人也有傻福,杜若很理智的決定抱緊楚雲歌大腿。

特別是楚雲歌短短三年時間,帶著楚國發展上了另一個臺階,已經有穩穩壓住趙國,話語權越來越大的時候。

“兒子呀,咱們娘倆再加一百個腦子也不及殿下一個,咱們比不上殿下,就千萬記住,咱們就聽話。”

“咱們可以不聰明,但是不能自作聰明,想得多沒用,就聽話就行了。”

“一般人哪有機會當皇帝當太后,你就跟著娘吃喝享樂就行了,反正你刻苦也沒用,也比不上殿下。”

“與其讓殿下懷疑,不如好吃等死,總歸殿下會給我們安排出路的。”

“只要我們聽話,就能活,你別聽那些老頭子跟你說的亂七八糟的話。”

也許是杜若當時懷上小皇帝時,楚帝的身體狀況差,精子質量也一般,小皇帝反應有些慢,過了片刻才點頭。

“好,記住了。”

因為杜若沒事就強調要聽話,唸經似的念,給小皇帝加深印象。

最後上任的帝師拼命想教出一個任君,但杜若卻總是帶著兒子享樂玩鬧。

小皇帝學什麼都慢,他們以為是故意的。

但實際上,小皇帝就是學得慢,他就是個很普通的,甚至反應有些慢的小孩。

他們想給小皇帝灌輸一些思想,奈何杜若天天唸經,收穫甚微。

就這樣,杜若帶著小皇帝吃香喝辣耀武揚威三年,榮華富貴權利滔天全享受到了。

等三年一過,察覺到楚雲歌有想法時,非常機靈的表示可以配合。

只要留下他們娘倆的命就好。

“殿下您放心,我們都配合。”

楚雲歌對於杜若的識趣很滿意。

其實如果再把穩一點,楚雲歌可以再等上幾年,等時機徹底成熟再行事。

但不管時機多成熟,也會伴隨風險,再等一等,小皇帝就長大了,同樣是風險。

既然如此,那何必等呢?

杜若都能察覺到楚雲歌心思,一直跟著楚雲歌的公主黨又怎會不知。

於是,很快,各地就出現了一些祥瑞。

群臣上奏請求楚雲歌登基,小皇帝也同時上奏自己幼年愚鈍,自請退位。

連同杜若在後宮也發力,請楚雲歌登基。

欽天監那邊察覺天有異象,一切都是楚雲歌該登基的好預兆。

最後楚雲歌順應天意民意群臣之意,昭告天下,登基為帝。

至於之前的小皇帝,則廢為安王。

杜若狠狠鬆了一口氣,真心實意朝著楚雲歌磕了三個響頭。

楚雲歌成為皇帝后,對她來說,好像沒太多改變,不過就是稱呼從殿下成了陛下,從東宮搬到了宮中。

但是,一切又徹底不一樣了。

因為她是皇帝,一切都是新的篇章。

安王搬出宮,前往新賜的府邸安王府,杜若也被他接出去,或者說去安王府照顧安王。

杜若鬆了一口氣,時常來宮裡探望狗腿,順便看看小侯爺他們的爭寵戲碼。

等探過楚雲歌口風,知道楚雲歌懶得管她後,有樣學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算命太準,外國客戶都哭著喊大佬

算命太準,外國客戶都哭著喊大佬

糖衣衣
關於算命太準,外國客戶都哭著喊大佬: 一場劫難,太玄宗第九代女掌門林熙來到千年後,成了太玄宗最後一名弟子的孫女,繼承破爛風水鋪一間。宗門落寞,玄學凋敗,在無人問津的風水鋪裡,林熙開啟了重振宗門的征途。算命卜卦,風水堪輿,驅邪捉鬼,任何問題都能在風水鋪裡找到答案。“大師,我孫子最近好奇怪,他這是怎麼了。”林熙:“你孫子領了個鬼回家,不趕緊送走會被糾纏一生。”…..“大師,我男朋友白天對我特別冷淡,
其他 連載 2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