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漕運問題和儲糧體系 (第1/2頁)
逍遙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紫微宮,含元殿。
殷無咎開始審閱宰相們送來的重要文書,今年漕運輸送糧食高達一千五百萬石,最大程度保證東京洛陽上百萬人不會捱餓。
洛陽城內有兩大糧倉,分別為含嘉倉和回洛倉。
含嘉倉乃是一座倉城,東西長約六百米,南北寬約七百米,共有糧窖四百多個,大窖能夠儲糧數萬石,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最多可以儲存上千萬石糧食。
回洛倉也是一座倉城,東西長約上千米,南北寬約三百五十米,共有糧窖七百多個,大窖能夠儲糧數萬石,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最多可以儲存上千萬石糧食。
只要含嘉倉和回洛倉儲滿糧食,便能保證所有洛陽百姓連續兩年不會捱餓。
殷無咎選擇定都洛陽屬於明智之舉,關中地區雖然號稱沃野千里,但是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在實際上已經不能自給自足,尤其糧食產出顯得嚴重不足,每當遇上水旱天災那就更加吃緊。
以往大唐朝廷每年都要透過漕運輸糧才能供養長安,開元年間李隆基苦於缺糧問題,他經常率領群臣移駕洛陽就食,世人稱為“逐糧天子”。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關中地區人口較為稀少,每年漕運數十萬石糧食那就足以供養長安。
直到唐高宗李治的時候,官僚機構進一步擴大,軍政所需的物資日益增多,隨著長安人口不斷劇增,糧食供應愈發困難,僅靠漕運數十萬石糧食已經嚴重不足。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他也是經常率領群臣移駕洛陽就食,其中還有因沿途糧食準備不充分,最終鬧出侍從餓死的荒唐醜聞。
女皇武則天篡唐自立以後,她選擇直接遷都洛陽,因此免於頻繁奔波。
後來唐中宗李顯復位稱帝,他決定重新遷都長安,彼時關中地區爆發饑荒,群臣請求皇帝陛下移駕洛陽進行就食。
結果唐中宗李顯認為移駕就食有失帝王威嚴,反而怒斥群臣道:“豈有逐糧天子邪?”
既然大唐皇帝不肯移駕洛陽,那麼只能苦一苦長安百姓,饑荒就讓百姓來買單。
從這裡就能看出關中長安經常出現糧食危機,只有交通越便捷的地理環境,越能遊刃有餘處理這類風險,而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只有水運才是唯一可靠的選擇。
直至李隆基登基為帝之後,他在開元二十一年委任裴耀卿改善漕運。
以往漕運的損耗率實在太大,僅僅想要成功運送一百萬糧食到長安,至少需要在關東地區徵收五百萬石糧食,這顯然會給關東百姓造成極大的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裴耀卿只能想方設法降低漕運的損耗率,他很快開始漕運改革。
這輪漕運改革的思路很是清晰,即是避開陝郡的三門峽險灘。
鑑於整個陝郡只有太原倉存在碼頭,於是裴耀卿派人在汴河和黃河的交匯處設立河陰倉和柏崖倉,在陝郡之北的三門峽開鑿山路,分段遞運避開三門峽險灘。
以前糧船在漕運過程中,大約有六成糧船都是在三門峽險灘沉沒,避開這裡能夠有效降低糧食的損耗率。
隨著裴耀卿改善漕運之後,江淮漕運的糧食輸送果然大大提升,每年糧食運輸量從一百萬石上升到兩百萬石,從此李隆基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他也不用繼續移駕洛陽進行就食。
雖然裴耀卿成功改善漕運,但是全程採取分段遞運,運輸成本實在太大,就連李隆基也覺得不可長久維持,他在天寶元年繼續委任大臣改革漕運。
陝郡太守李齊物在峭壁上開鑿山路,這樣縴夫便能拉著糧船透過三門峽險灘,而不用在附近尋找地方下船卸貨。
緊接著,水陸轉運使韋堅還在關中地區改善漕渠,引渭水東流,以通漕運糧船。
經過李齊物和韋堅兩位大臣再次改革,江淮地區的漕運糧船總算可以全程水運直達長安,不必再像以前那樣分段遞運,使得糧食運輸大大增加,每年輸送糧食四百萬石,連同運費跟著大幅減輕。
忙活一整年時間,漕運糧船隻能輸送四百萬石糧食,由此可見,定都關中長安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發展,尤其是在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華北平原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以後再也沒有朝代願意定都關中長安。
所有王朝定都需要考慮到很多問題,核心問題就是漕運必須暢通。
隋唐大運河正好就是以洛陽為中心,南北糧船皆可全程水路運輸。
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