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科舉會試 (第1/2頁)
逍遙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不知不覺便來到科舉會試的春闈時間。
神武五年,三月初一。
這天早上殷無咎親自帶著宰相們來到貢院,六千多名考生都在門口排隊接受檢查。
第二階段科舉會試的檢查比以往都要嚴格,衙役們挨個給考生搜身,從頭到尾進行檢查,防止有人科舉舞弊。
考生們透過檢查後進入貢院,他們拿著考號找到自己的考舍,隨後靜候開考提示聲響起。
大夏朝廷的會試科考只有一場,考生們必須在六個時辰之內完成答題,從早上辰時到傍晚酉時,在太陽落山天空暗淡之時便會收卷。
考官們發完卷子後,正式敲響考試鐘聲,允許考生開始答題。
科舉會試有十大題目,分別涉及到史論和策論。
第一大題: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第二大題: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
第三大題:唐以西攻東守,夏以西守東攻,何以攻守易型。
第四大題: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李林甫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第五大題:東北夷狄何以滅而不亡。
第六大題:西戎吐蕃何以強勢崛起。
第七大題:司馬氏洛水之誓的影響。
第八大題:漢以孝武奢侈餘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流民四起,戶口減半;唐以太宗征討四夷,師旅之後,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天下大治。
第九大題:華夷之辨與胡漢不兩立。
第十大題:為官之道與治國理念。
考生們拿到考卷以後差點暈了過去,不是說好只考進士科嗎?怎麼這裡面完全沒有任何詩賦題目。
李隆基在位期間進士科以詩賦取士,使得詩歌等文學之科具有實際需要,具備功利之形式,因而盛唐時期文學藝術也得以充分發展,在制度上為詩歌之繁榮提供契機。
李冶作為學識淵博的江南才女,她也差點崩潰過去,只能先挑簡單的答題。
【題目: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答題:秦廢封建之國置郡縣,嚴酷法重徭役,使黔首疲於長城,意欲阻擋匈奴於國境之外,然國終失之於民;魏以修文精武,抗吳蜀而有一統天下之勢,卻終為司馬氏所篡。】
【由此可知治國之策不在內外之重,而在審時而定,隨機應變。君威鼎盛之時,任外而重可也,故邊境諸藩忠於天子,然內亦不可輕也,皆因能制外藩來自威嚴,亦當強兵重禮,使諸藩不敢心存窺視神器之意。】
【君威式微之時,任內而重可也,治國亦如醫人,其病表於外而發於內,國之式微亦如人之病入膏肓,其外弊於御人,其誤表於治民,致使國勢衰微,四夷入擾。其時當以革除弊政,治文塑以禮儀,精武以成強軍,人人知廉恥懂榮辱,仇叛向忠,保家衛國,拱衛朝廷。】
【故曰,內外輕重其所得失不在以何為重,而是貴在隨機應變。】
……
殷無咎跟宰相們坐鎮在貢院。
下面跪著數十名禮部官員,人群中還有崔渙,他果真參與科舉舞弊。
“崔渙,朕待你不薄啊,委任你為科舉會試的副考官,而你竟敢科舉舞弊,串通監考官進行作弊,你可知這是死罪嗎?”
殷無咎臉色鐵青質問道。
崔渙早已嚇得臉色蒼白,他痛哭流涕跪地求饒:“陛下……微臣再也不敢啦……”
殷無咎反而鐵面無私說道:“有人死就有人哭,人一哭就要說心裡話。”
“說吧,你應該有很多心裡話要說,這是你最後的機會,坦白從寬,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若不然,全家皆因你而遭殃。”
面對殷無咎這般煌煌天威,崔渙在求生慾望的刺激下,他只能選擇乖乖招供,一下子便把所有參與科舉舞弊的官員全給捅了出來。
殷無咎立刻下詔按名抓捕,派遣御史前往冀州查抄博陵崔氏,並且還把崔渙等人抓起來審訊。
這次博陵崔氏再也逃不掉啦,此案會讓他們跟范陽盧氏一樣徹底淪為寒門庶族。
世家大族主要以五姓七望為首,七大家族壟斷著經學知識。
殷無咎想要打破世家大族的掣肘與壟斷,那麼他就必須把五姓七望的經學知識蒐集起來,透過大規模印刷複製流通民間市場,使其能有更多讀書人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