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宴結束後,曹睿被侍衛簇擁著回到行宮內的寢殿睡下。
翌日清早,中書侍郎王昶就送來衛臻從洛陽發來的最新上表。
「衛師傅的上表?來,拿來朕看看。」曹睿聞言後,朝著王昶伸手示意。
王昶將表文遞上,曹睿看了幾眼之後,笑著搖了搖頭丶又將表文遞迴到王昶手裡。
王昶露出些許詫異之色,曹睿笑道:「衛僕射這又是在勸朕早日回洛陽了。」
王昶輕聲說道:「陛下在赤亭以及漢中之時,衛僕射是三天一報。等陛下在陳倉染疾之後,衛僕射就變成一天一報了。」
曹睿笑道:「衛僕射這是擔心朕再如去年一般,在各地巡視起來就暫時不回洛陽!」
「也罷,」曹睿朝著王昶指了一指:「傳令下去,明早全軍向洛陽進發!將士們應該也都歸心似箭了。」
王昶拱手應下:「臣這就將旨意傳達下去。」
曹睿似乎想到了什麼:「朕昨日見到的那個承露盤,不是銅製的嗎?回洛陽後告訴和洽,等他到長安上任之後,將其融了運到洛陽。」
融了?
王昶驚訝道:「陛下,此物高二十丈丶渾然一體,若是融了丶不就將其毀了嗎?」
曹睿點頭:「對,就是要毀了。在長安城裡立著無用,不如拉回洛陽做些軍資器械。那麼大一根銅柱,至少也要上萬斤吧?」
「若用不完的話,再讓少府做些好看的銅器來,給大魏關內侯以上之人丶每人都賞賜一件。」
「朕就是要拿此事做個表率。朕不求仙問道,大魏後世的皇帝也不能求仙問道丶做這種無用之事,勞民傷財!」
這……
王昶愣了一愣,想到這種安排符合皇帝的行事風格,也就應了下來。
翌日清早,辰時一刻,中軍全軍從長安城向東而行。
又過了兩日,皇帝到達潼關之時,遠在洛陽的衛臻收到了皇帝率中軍回返丶不日即將到達洛陽的訊息。
皇帝返京丶得勝歸來,迎接儀式定然要隆重至極。
各色儀仗丶利器丶鼓吹丶隨員是一方面,迎接的人員和規模又是一方面。
去年陛下從淮南迴返之前,早就遣使回京丶明確表示不要出城三十里,以免耗費過度。
但今年陛下可沒這樣說!
衛臻就在尚書檯裡辦公,陛下回京這等大事丶也沒什麼好對人隱瞞的。因而不過幾炷香的時間,尚書檯上上下下幾乎所有人丶都知道了這個事情了。
禮部尚書徐宣聽聞此事後,只坐在桌案後思索了幾瞬,就當即立下決心。
猛拍了一下桌子丶將旁邊報信的佐吏驚了一驚後,起身朝著輔政閣的方向快步走去。
自然是要找衛臻攬下此事。
徐宣語氣激昂的說了半天之後,衛臻才輕輕放下墨筆,指著一旁的椅子道:「徐尚書急什麼?先坐下,坐下慢慢說。」
被衛臻打斷的徐宣有點發楞,坐下後便又繼續說了起來。
什麼禮部初立沒有功勞,什麼該由尚書檯做丶不該交給太常,什麼他徐宣定會將此事辦的妥妥當當丶不出一點紕漏……
衛臻略顯無奈的點頭應道:「這麼說來,徐尚書是真想攬下這件事了?」
「正是!衛僕射,下官定能將此事辦好!」徐宣果斷應道。
「那好,就讓徐尚書辛苦一下吧。」衛臻說道:「有三件事情,你且先去辦一下。」
「第一件事,太傅鍾繇腿腳愈發不好了丶精神也十分不支。三公已喪其一丶還有司空在隨軍,只剩華太尉一人。若鐘太傅不去,場面上未免太不好看了些。」
徐宣輕輕嚥了下口水。
讓我去請鐘太傅?他都快八十歲了,我如何能讓他出城三十里迎接陛下?
可別死在路上了!
衛臻還沒完,繼續說道:
「第二件事情,朝中要去人迎接丶宮裡是不是也要去人迎接呢?」
「毛嬪去不去?孫丶郭二婕妤去不去?剛滿一歲的皇子去不去?這些都要徐尚書去溝通一下。」
徐宣臉上的神情已經變成為難之色了。
衛臻繼續道:「第三件事情,陛下素來不喜鋪張浪費丶但該有的排場儀仗一樣也不能缺,就看徐尚書如何協調一下了。」
徐宣咬了咬嘴唇,拱手應道:「屬下知曉了。敢問僕射,若屬下要上表問宮裡的話,該給誰上表?太皇太后丶還是郭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