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騎兵之威
遠方,在大地與天空相交之處出現了一道長長的黑線。
黑線越來越近,地面輕輕的開始震盪起來,低沉和威嚴如雨夜中雷鳴一般,將戰場上鏖戰的吳丶魏兩軍統統驚醒。
馬蹄聲好似能踏裂整個大地。就在掛車以東十五里的平地之上,魏軍的三萬騎兵飛馳而至,從南北兩側的各一萬五千騎,向西直衝而來。
不論是正在與吳軍接戰中的賈逵所部,還是正在向東逃命丶丟棄了鎧甲輜重的滿寵樂綝徐庶所部,還是連續交戰多日丶早已疲憊不堪的朱蓋所部,見到大魏中軍的三萬騎兵衝擊而至,盡皆振奮。
而正在向東奔逃丶被親兵簇擁中的前將軍滿寵,連忙搖動軍旗丶敲響金鼓,命令已經奔逃不成樣子的軍隊速速向其靠攏。朱蓋的騎兵也藉助馬匹的快速,將四散逃開的步兵向中間驅趕。
在此前一個多時辰,和吳軍對陣之時丶還沒等與吳軍接戰就自行崩潰了的兩萬餘人,明顯已經喪了全部的膽氣。此刻在見到自家騎兵如波濤般向西湧去之後,竟奇蹟般的穩了下來,隨即各自找尋軍旗,半個時辰就收攏了一萬人之多。
若沒了士氣,一切皆無。若恢復了些許膽氣,則萬事又可計較。
但與魏軍的振奮相比,吳軍的處境則是全然相反。
陸遜畢竟是名將。面對眼前這種令人震驚的戰場變化,幾乎是依靠本能就做出了正確的反應。
其人坐於馬上雙眼圓睜,意識到魏軍數萬騎兵向西突擊而來之後,只是愣了幾瞬,便即刻給親兵下令讓各部停止運動,就地結陣固守,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不過吳軍剛剛畢竟在追逐逃亡的魏軍,隊伍前後已經蔓延五里之長,雖說陸遜下了命令即刻停止,但又豈能如臂使指般的令行禁止呢?
陸遜一邊向後派出傳令兵通報,一邊命人緊急搖動軍旗丶敲響金鼓,示意後面的各部停止前進。
吳軍前日為了攻下掛車以西的魏軍營寨,傷亡也有七千之多。加之又在掛車留了三千守軍,此時的戰場上足足有七萬吳軍。但是即使是七萬吳軍,面臨著三萬騎兵的包圍之勢,陸遜此時也沒有多少安全感。
陸遜本部的五千部曲剛剛結陣完畢,潘璋所部也開始從與魏軍交戰中緩緩撤出,魏軍的騎兵就如洪流一般,從南北兩側向西飛馳而過。
陸遜心想,此刻雖然遇到如此多的魏軍騎兵,但自己仍有七萬之眾,未必沒有一線生機!
陸遜是地道的江東人。
在陸遜二十年從戎統軍的生涯之中,先是平定叛亂丶討伐山越,再是攻擊人心散亂的荊州各城,最後在夷陵擊敗劉備得一大勝。陸遜的軍事經驗不可謂不豐富,也不可謂不善戰。
但陸遜有一個天然的短板,就是他作為江東之人,從未面對過規模如此之大的騎兵衝擊。
魏國以舉國之力,方才供養了五萬五千騎兵。揚州丶豫州丶青州丶兗州丶徐州這五個州共同湊出來一萬五千騎,除了在右將軍朱蓋手裡丶作戰多日的一萬騎之外,剩餘的五千騎同中軍三萬騎一起,已經在無強口養精蓄銳多日。
來自青州的農夫丶來自冀州幽州的獵手丶來自三輔的良家子丶來自幷州的牧人,紛紛在中軍集結,在軍旗的指引下向西衝擊而去。
此時正是騎兵用武的最好時機。
北面的群山和南邊的丘陵之間足有七八里寬的空地,而陸遜的步兵又蔓延五里之長。若從高空之中向下俯視,吳軍軍陣只是空地中窄長的一條而已。
南側的一萬五千騎飛馳到吳軍陣西丶用長矛和環首刀來對付那些尚未列陣完畢丶仍在散亂狀態中的吳兵。
而北側的一萬五千騎,則是選了距離陸遜兩裡左右的薄弱之處,將吳軍尚未來的及整合完畢的軍陣攔腰截為兩段。
吳軍自出兵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受挫。不過,這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次受挫了。
陸遜在自家的五千部曲中,幾乎急的吐血而出。從未面對過如此規模的騎兵,今日這算上第一次見識到,難道今日就是自己的死期了嗎?
陸遜剛剛右手探到自己的劍柄處,就似乎猛然驚醒過來一般。如今魏軍只是將自己分割開來,若己方的步兵結陣之後,魏軍騎兵並不能殺傷多少,似乎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況且,後路還在,仍有三千士卒守在掛車處。只要此時奮力向西,未必不可逃出生天!
就在吳軍奮力結陣,試圖在外圍有騎兵衝擊卻仍要緩緩向西之時,掛車處的軍情完全就是另一種戰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