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約聽明白了。
後媽也是媽。
郭太后當年自己在先帝曹丕的後宮之中,對先帝后宮中的女人可是盯得很緊,並不願有人與她爭寵半分。
如今到了兒子當皇帝,雖然不是親生兒子,卻又轉變成越多越好了!
曹睿也只能說,這是身份轉變帶來的觀念不同罷了。
二十個……曹睿又坐在了椅子上,眯眼考慮著自己能否搞得定。
郭太后倒也不催了,笑意盈盈的看著皇帝,甚至帶著幾分欣慰之感。
過了片刻,曹睿緩緩說道:「納二十人入宮的話,以剛才所講的皇后丶貴嬪丶昭儀丶婕妤丶美人這五個等階,入宮之後都應該是美人這個等階對吧?」
郭太后點了點頭。
曹睿又問了一個敏感的話題:「母后認為,宮中選妃嬪是應該選尋常人家丶還是選公卿士族呢?」
這又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了。
在曹睿的記憶之中,有的朝代專門從官員貴族家中選女進入後宮丶也有的朝代都是選擇小門小戶之女入宮。
當然,帶來的後果也是多方面的。
選官員貴族之女,容易使外戚或者後族漸漸掌權,前漢的霍光就是一個例子,當然也有外戚勢大的原故。
選小門小戶之女,容易在皇位傳承丶或者關鍵時刻因為智謀短淺造成禍事,靈帝的何皇后就是如此。
因此,曹睿也是頗為真心的向郭太后詢問一下意見。
畢竟這個當了多年皇后的人,想必對後宮之事還是有些心得的。
見曹睿問起了正經事,郭太后也緩緩收起笑臉,開始肅容以對了。
畢竟是以智謀見長丶以『女王』為字的女人,面對真正的決斷之事,郭太后的邏輯也是極為清晰。
「睿兒。」郭氏緩緩說道:「先帝已經下詔,禁止後宮和外戚干政,這是從制度上絕了後宮干政或者掌權的根本。」
「而外朝借內朝的勢,這種事情其實不在後宮的嬪妃身上,而在於皇帝本身的好惡選擇。」
「哀家覺得,前朝之事丶還是以前朝的制度或者平衡為準。」
「要選寒門或者普通百姓家的女子,那麼就都這樣選擇。如果要選公卿士族家的女子,那麼不妨多選一些。」
「外戚多了,又有誰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外戚呢?」
曹睿眯著眼睛思考起來,郭太后這一招不就是以毒攻毒嗎?
曹睿點了點頭:「母后方才所說,朕已經知曉了。當今天下的要務,還是以平定吳蜀丶統一九州為要。」
「既然如此,那麼就要一碗水端平。士族丶武將丶官員丶百姓,從這四類人裡各選五名吧。」
「母后覺得怎麼樣啊?」
郭太后點了點頭:「那既然如此,為後宮選拔女子一事可以開始了。」
「充實後宮一事,本是皇后的職責。但目前大魏並無皇后,這件事還是由哀家來做吧,睿兒以為如何?」郭氏緩緩問道。
曹睿此時意識到,若是郭太后來主持操辦此事,那麼就必然會接觸到朝中官員以及公卿士族,相當於給自己的地位多了一層防護。
難道還是擔憂自己會因甄后之死來怪罪她嗎?
曹睿輕輕張口,欲要勸說郭太后不必擔憂,但想了想卻覺得也不好說出口。
不提就是了。
曹睿點了點頭:「此事就勞煩母后了。若要與外朝聯絡之事,母后可以遣人來朕的書房,到西閣去尋大將軍丶或者到東閣去尋司空。
「大將軍和司空都是先帝留給朕的輔臣,外朝之事交予他們二人就可。」
郭太后心知,這是皇帝給自己與外朝的溝通上了一層限制。但是既然皇帝都這般說了,那麼還能如何呢?
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收穫了。
郭氏點頭笑道:「哀家知曉了,大將軍與司空都是忠良之臣,到時哀家遣人去尋他們就是了。」
曹睿從椅子上起身:「母后還有別的事嗎?若無其他事情,朕就要回書房去了。」
郭太后也站起,上前兩步走到曹睿的身前,輕輕幫曹睿理了理袍服上的褶皺。方才來的急,曹睿身上穿的還是練箭時的衣服。
理好褶皺之後,郭太后緩緩說道:「睿兒,操勞國事之餘還是要注重休息和身體的。」
曹睿笑了笑:「不勞母后操心,朕自己心中有數,朕今日下午還剛剛練箭呢?」
郭氏點了點頭,可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