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笑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們在說一些大道理的時候,總喜歡分成兩派,然後將這件事分出兩個方面,甚至有時候這兩個方面直接是絕對的矛盾。再然後他們各自陳述自己的觀點,又在自己的觀點之上舉出一大堆名人事蹟,藉此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搞得後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也真是令人無語。
舉個例子來說吧!
有一個人,他做一件事已經很長時間了,但總是失敗,很是傷心。於是他回去查閱書籍,或者尋找一些長著求教,之後他就會得到兩種似乎截然不同的答案,這些“成功學”大師來到他的跟前,各自陳述自己的觀點,描述自己的“成功之路”!
其中一個人會這樣說:“失敗是成功的媽媽!”你應該懂得堅持,堅持不懈,決不懈怠,用自己的毅力去解決所有困境,守得日出見光明,做好一切準備。緊接著,他會舉出一個或者幾個藉此這樣成功人士,乃至大人物,說他們是怎樣堅持,花費了多少多少時間,最後一舉成名,留下千古傳送的美名。再告訴你,若果你不懂得堅持,就很難獲得成功。
一方唱罷一方登場,此時,另一個人就會說道:換個角度或者方向與思考乃至做事。你會發現以前在你面前十分困難難的事竟然會變的那麼簡單、輕鬆加愉快。你應該懂得變通,在這件事上你付出了這麼多卻還沒有成功,說明你本來就不是一塊這方面的材料,鐵杵能磨成針,但木棒只能磨成牙籤,材料不對,付出再多,也是妄談。
為何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起碼也要在旁邊其他的樹上多試著死幾次才對嘛!
其實,有時候,成功只在你轉身的瞬間,放棄你現在所做的無用功,找另一條路,你或許就是下一個那誰誰誰。再然後他也會舉出一些大人物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這個經常失敗、渴望成功的傢伙已經被他們說的精神混亂,直接奔潰了!
……
為什麼說這麼多這樣的事情,因為葉孤也曾經遇到過差不多相同的困惑。
三歲的時候,他的命運發生了質的轉變,由一個小乞丐瞬間成為了一個普通人眼中仙人一般的存在……修者。當時,葉孤第一次接觸到修行,大長老就十分認真地告誡過他“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亦是如此。所以,葉孤以後修行一定要堅持不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總會有所成就。若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絕對沒有任何好處。
葉孤一聽,覺得很對啊!就遵從著認真執行,天天努力修行,幾乎都不咋休息,任何時候都在想著如何修行,結果幾天下來,修為沒有漲上去多少,反而差點兒把自己累個半死。
然後,那老頭兒又出現了,直接指出葉孤這樣做是不對的,再說道,做任何事都要講究一個勞逸結合,給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就不要向著別的事情。也不要將所有心思都撲在修行之上,因為那樣反而落了下乘。說完這些話,大長老再次飄然而去。
至於那種因為做一件是直接著了魔那種不能以常理度之,大長老也就沒有對葉孤說。
然後,小小年紀的葉孤直接抑鬱了。
姥姥個大爺的,我到底是一直努力堅持不懈的練功呢?還是那啥怎麼個勞逸結合呢?這老頭兒咋說話只說一半,就忘了一樣,你起碼給我講清楚啊!,現在你讓我咋辦?
其實大長老並不是忘記,而是給了葉孤一個思考的機會,修行決不能用填鴨式,將所有東西一股腦全部灌輸的葉孤地腦海中很簡單,但是不能理解又能如何。而且,修者最好走出自己的道路,以為追隨在別人的身後,或許會少走彎路,但也少了思考的機會和遭遇挫折的應變智慧。
所以,他選擇給葉孤一定的啟示之後就離開,讓他自己想,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之後,葉孤因為沒有可以詢問的長者、前輩,只能自己去查閱書籍,突然發現這兩條居然都是對的,然後他就直接蒙了。
……
後來的修行,葉孤一邊兒思索,一邊兒按著心中所想進行著修煉,不知不覺中,他就漸漸長大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心智也在不斷成熟,慢慢學會了思考。
他梳理出了一條他認為可以的解釋。他知道,這兩句話說的都是對的,只不過是知道的人會不會協調和利用罷了。勞逸結合,該吃飯就吃飯,不想著睡覺,該睡覺就睡覺,不想著修行,同樣在修行的時候也要做到心無旁篤,一心一意,但勞逸結合不是放縱自己,不是揮霍,是協調,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