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水做的骨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嬴政聽呂不韋蒙驁王翦及一眾將軍把應對五國聯軍之事商議完畢之後,正準備散朝,這時從大殿的群臣隊伍的最後面,走出一個儒生面容的小吏,說是小吏,因他頭戴郎中冠蓋,身穿不帶任何配飾的黑衣麻布官服,腰帶上繫著兩樣東西,一個刮削木簡的青銅小刀,一個用來磨刀的磨刀石條,正因如此,朝臣們把他們叫刀筆小吏。

這個儒生面貌的刀筆小吏,不急不忙的走到嬴政呂不韋面前停下,對著嬴政丞相呂不韋蒙驁恭敬的說道,大王,丞相,老將軍這破五國攻秦之策有二,缺一不可。小吏適才只聞其一,分隔圍殲五國聯軍,並未聽到其二。不知大王丞相老將軍與眾位將軍,可是早有應對之策,還是另有安排。

這名小吏說完,嬴政呂不韋與眾位將軍都是一頭霧水,破敵之策有二,這是從何說起。

嬴政不認識這名小吏,轉頭看了一眼丞相呂不韋。呂不韋一看嬴政疑惑,連忙站出來,手指著那名小吏對嬴政說道,大王,此人姓李名斯,原是臣的門客,臣見其熟讀百家之說,也是個有才之士,就召其到戶部任郎中一職,平常做些秦國各地荒地復耕,賦稅徵收事宜。如今五國聯軍攻秦,戰事突發,李斯借調兵部,協助給準備徵召的十萬軍士籌措戰備軍需。

呂不韋給嬴政介紹完李斯後,追問道,李斯,你說破五國聯軍之策有二,這是何意?李斯緩緩的出言,說道,大王,丞相,老將軍,可曾想過明日若是六國聯軍攻秦,我秦軍又當如何破敵?嬴政呂不韋與蒙驁一眾將軍聽李斯這麼一說,個個神色立變,全都懵在原地,這五國聯軍攻秦已讓秦國需傾全國之力相抗,倘若六國聯軍攻秦,那秦國豈不是凶多吉少。

呂不韋問道:李斯,這大殿之上,出言豈可兒戲。現今是五國聯軍攻秦,何來六國攻秦之說?你說六國攻秦,可是把齊國算上了吧?既然你是顧忌齊國加入聯軍,那我也不妨直言,齊國懾於我秦國國力軍威,未敢與五國聯軍一起派兵攻秦。李斯,你許是並不知曉,齊王對我秦使親口承諾,齊國絕不與五國結盟犯秦。

李斯對呂不韋的說法顯然是不認可,慢悠悠的說道,以今日之情勢而言,丞相所言不虛。只是明日之情勢,那就難料了。

呂不韋見李斯有些質疑自己對齊國沒有派兵攻秦的理由。特意提高了說話的語氣,朗聲說道,我大秦國力力壓六國,秦軍銳士更是可橫掃六國。本相以為,這齊國未與五國合縱攻秦之因,實乃齊國忌憚秦軍,生怕惹火上身,遭受我大秦報復。齊國若是真想與五國一道攻秦,此刻便是良機,齊國何不與五國聯軍一道派兵,其必是心生膽怯畏懼之心,不敢造次。此次五國聯軍攻秦之前,五國應是與齊國有過商議合縱之舉。齊國如真有一絲進犯秦國之心,自然會遣派些齊軍與五國聯軍一道而來,如今齊國未派一兵一卒,已然是懾於我秦國軍力之威,不敢與我秦國為敵。

李斯沒有繼續辯駁呂不韋的說辭,轉身對著嬴政呂不韋蒙驁一眾將軍說道,大王,丞相,蒙老將軍,小吏方才細想之下,有些愚見,供大王丞相老將軍斟酌。五國決意組聯軍攻秦,合縱之初,齊國事前必是知曉。真如丞相所言,齊國忌憚我秦國國力與秦軍銳士,怕與我秦國為敵,未敢派兵一道攻秦,那何不將五國聯軍密謀攻秦之事,早早告知秦國,以免日後我國怪罪。依小吏看來,此乃齊國存有對我大秦疆土覬覦之心。且因齊國與秦國並不接壤,攻秦之後獲益不多,故而對與五國結盟並不上心。然齊王看似靜觀兩虎相爭,實則有坐收漁翁之利之嫌。以小史所知,當年齊國決意徵滅宋國之時,未與魏趙韓燕楚五國商議妥當,便冒然出兵,雖滅宋國,卻致齊國被燕趙韓魏楚圍攻,幾近亡國。齊王此次未與燕趙韓魏楚五國一道攻秦,也是對這五國記恨在心,且曾遭滅國之災,齊王畏戰之心猶存。齊國近二十餘年雖再未與他國有過紛爭,但據小吏所想,齊國現有二十餘萬裝備齊整隨時可出征的精銳之師,若一旦聽聞我軍有戰事不利之情,五國聯軍再許以好處,那靜觀其變的二十餘萬齊軍,隨時會加入五國聯軍攻秦,而齊軍加入五國聯軍,秦國如何應對。

嬴政只聽王師說過齊國是個大國強國,可具體強在哪他並不是太瞭解。可聽到李斯說到齊國有二十餘萬可以出戰計程車卒,這麼多可以出戰的齊軍,此時若是加入五國聯軍攻秦,那局面可真是不堪設想了。

嬴政臉上顯露出了焦急,也不和呂不韋蒙驁再議論齊軍是否會真的出兵,直接了當的對著李斯問道,李斯,那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對齊國?

李斯語氣堅定的說道,大王應速派使者前去面見齊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

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

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關於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看!一個瞎子還有一群瘸腿狗!”這是十年前,所有見過林朝辭的人對林朝辭的評價。而在十年後……“林朝辭,你欲與我為敵?”手握海神三叉戟的唐三冷聲喝問。在他對面的青年,卻抬起了手中的毛筆。“不!”“唐三,是你與這個世界為敵!”“是眾神,要與這個世界為敵!”毛筆落下。四枚大字熠熠生輝:“諸神黃昏!”
歷史 連載 176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