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的阿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偏離正道。”
郭嘉輕咳幾聲,那咳嗽聲在寂靜的山林中格外清晰,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曹操或許並非你理想中的興漢之人,但他確有治國安邦之才。”
荀彧望向天空,那天空湛藍而遼闊,良久才道:
“我已決心歸隱,此生不再涉足朝堂紛爭。
君當善自珍重。”
語氣堅決,如磐石不移。
郭嘉無奈嘆氣,那嘆息聲如飄落的秋葉,告別而去,身影漸行漸遠。
荀彧轉身回廬,那廬舍簡陋而寧靜,自此徹底斷了塵世念想,只願在這山林間度過餘生,獨守心中那份對漢室最後的忠誠,如守護著一盞即將熄滅的明燈。
但荀彧未曾想到,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
一天夜裡,萬籟俱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山林的寂靜,如戰鼓敲響。
一群士兵包圍了他的住所,火把通明,將四周照得如同白晝。
為首者乃是曹操之子曹丕,他英姿颯爽,卻面帶急切。
曹丕下馬走進屋內,恭敬行禮後說道:
“荀先生,吾父病重,臨終前念念不忘先生。
如今局勢動盪,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如張繡聯合了呂布殘部,氣勢洶洶;
袁術餘孽也妄圖東山再起,興風作浪;
更有劉備以興復漢室之名招攬人心,蠱惑眾生。
吾懇請先生出山相助,以先生大才,定能助我平定四方之亂,安定天下。”
荀彧心中波瀾起伏,如洶湧的海浪。
他想起往昔與曹操並肩作戰的歲月,金戈鐵馬,豪情萬丈;
又想到漢室江山風雨飄搖,危如累卵。
沉思良久,他緩緩開口,那聲音彷彿從遙遠的地方傳來:
“我本已無心世事,但念及蒼生免受戰亂之苦,我便隨你走這一遭吧。”
於是荀彧再次踏入這亂世紛爭之中,那腳步堅定而沉重。
憑藉他的智謀和威望,巧妙佈局,如弈者執棋。
先分化了張繡與呂布殘部的聯盟,使其自相殘殺;
又設計讓袁術餘黨內部瓦解,分崩離析;
最後與劉備周旋於荊州之地,鬥智鬥勇,逐漸穩定了局面,那局面如風雲變幻,險象環生。
而荀彧也在這過程中,重新審視著這天下格局與人心向背,目光如炬,洞察一切。
此時,曹操病情稍有好轉,如枯木逢春。
荀彧前去探望,步履匆匆。
曹操感慨道:
“文若啊,此次歸來,真乃天賜於我。”
那聲音虛弱而充滿喜悅。
荀彧卻面沉如水,如深潭無波,
“丞相,雖暫時穩住局勢,但北方袁紹舊部仍不可小覷,猶如暗潮湧動。”
曹操點頭稱是,那動作沉重而堅定。
不久,探子來報,袁紹二子袁譚、袁尚為爭位起了內訌,兄弟鬩牆。
荀彧進言:
“此乃良機,可出兵北伐,一舉蕩平。”
言辭急切而果斷。
曹操遂率軍出征,旌旗蔽日,氣勢如虹。
行軍途中,荀彧發現軍中糧草運輸不暢,恐生變故,如蟻穴潰堤。
他深入調查,不辭辛勞,竟揪出一批貪汙糧餉的軍官,那罪行令人髮指。
荀彧嚴懲不貸,鐵面無私,穩定了軍心,如山嶽立定。
曹軍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直逼袁氏兄弟,如狂風掃落葉。
然而,在關鍵時刻,曹操卻心生猶豫,如臨深淵,欲退兵休整。
荀彧力諫:
“丞相此時退兵,必將前功盡棄。
敵軍內亂,人心惶惶,我軍應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那話語如金石之聲,擲地有聲。
曹操聽其言,如醍醐灌頂,重振士氣,大破袁氏兄弟,如摧枯拉朽。
之後荀彧又勸曹操安撫河北民心,如春風化雨。
曹操依計而行,恩威並施,很快平定冀州,如囊中取物。
荀彧望著漸趨統一的北方大地,心中五味雜陳,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這漢室命運最終將走向何方,如迷霧籠罩。
曹操平定冀州後,設宴犒賞三軍,熱鬧非凡。
席間,曹操對荀彧說道:
“文若之功,吾當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