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沒用的阿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官職,離他輔助曹操平定四海的目標更近一步。

曹操繼續南征,曹休始終伴隨左右,忠心耿耿。

然而,行軍途中,曹操舊疾復發,病情嚴重。

曹休心急如焚,一面派人四處找尋良醫,一面指揮軍隊紮營防守,確保曹操的安全。

此時,孫權趁曹操患病,又集結兵力前來挑戰。

曹休深知己方主帥病重,不宜出戰,但敵軍挑釁若不應戰恐失士氣。

權衡之下,他只帶少量精騎出營叫陣。

孫權見曹休單騎而出,頗感意外。

曹休喊道:“今日我主抱恙,我不欲興大兵戈,你我可各派一員猛將單挑定勝負。”

孫權應允,派出麾下勇將。

曹休親自上陣,二人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突然曹休賣個破綻,一槍刺中對方坐騎,敵方落馬,曹休並未乘人之危。

孫權見狀,敬佩曹休俠義之風,暫時退兵。

不久曹操病癒,聽聞此事後對曹休更是刮目相看。

曹操大軍繼續前進,曹休屢立戰功。

但隨著歲月流逝,曹操身體每況愈下。

臨終之前,曹操將後事託付給曹休等重臣,叮囑他們輔佐曹丕。

曹休淚流滿面,痛心不已,發誓定會盡心竭力輔佐新主。

曹丕繼位後,曹休依然忠心耿耿,毫無二心。

曹丕親征孫權時,曹休進位徵東大將軍,他帶著滿心的壯志,踏上新徵程,欲為曹魏開拓更多疆土。

曹休領兵至前線,他深知此戰關乎曹魏威嚴。

初戰,曹休巧用計謀大破孫權先鋒部隊,繳獲諸多物資。

孫權大驚,遂派陸遜為主帥迎戰。

陸遜足智多謀,他深知曹休勇猛,便設下連環計。

先是佯裝敗退,引誘曹休追擊。

曹休一心求勝,未察其中詐意,追入險地。

此時四周伏兵盡出,曹休被困。

但他毫不慌亂,臨危不懼,激勵將士拼死一戰。

然而寡不敵眾,形勢危急萬分。

關鍵時刻,曹真奉曹丕之命率兵前來救援。

曹休與曹真內外夾擊,終於成功衝出重圍。

此役雖敗,但曹休威名不減。

回到朝中,曹休深自反省,痛定思痛,認為不可再魯莽行事。

後來,蜀漢諸葛亮北伐,曹休奉命駐守邊境防範東吳偷襲。

他嚴密佈防,一絲不苟,使得東吳無機可乘。

同時,他又選派得力將領支援西線戰場。

在他暮年,曹魏國內局勢漸穩,外部威脅也有所減輕。

曹休回顧一生征戰,感慨萬千,心中五味雜陳。

最終,他因病逝世,諡號壯侯,後人皆深切緬懷這位英勇忠誠的名將。

曹休之子曹肇,自幼受父親教誨,耳濡目染,習得一身本領,亦懷有報國之志。

曹休逝後,曹肇繼承父志,入朝為官。

一日,魏帝召叢集臣商討邊疆之事。

有大臣奏報,東吳近期蠢蠢欲動,似有侵犯之意。

曹肇當即站出,表示願前往邊疆禦敵。

魏帝准奏,封曹肇為將軍,領兵赴邊。

到達邊疆後,曹肇親自視察防務,發現敵軍雖有異動,但尚未完全準備妥當。

他心生一計,效仿其父當年迷惑關羽之舉,多設疑兵,製造大軍壓境之感。

東吳探子回報,孫權以為魏軍已有防備,猶豫是否進軍。

曹肇趁著東吳猶豫之時,夜襲敵軍營地。

東吳軍措手不及,大敗而歸。

此役之後,曹肇名聲大振,眾人皆贊其有乃父之風。

曹肇班師回朝,魏帝大喜,賜金封侯。

曹肇謝恩畢,望著朝堂之上的眾人,心想自己定要像父親那般,忠心守護曹魏江山,不負曹家英名。

至此,曹氏一族繼續在曹魏的歷史舞臺上書寫著榮耀篇章。

幾年之後,西域諸國崛起,常有侵擾魏國邊境之舉。

魏帝憂心忡忡,朝堂之上詢問誰人可前往平亂。

曹肇毅然出列,再度請纓出征。

魏帝欣慰,加封曹肇為鎮西將軍。

曹肇率領大軍西行,一路上風沙肆虐,艱難險阻。

抵達邊境後,他發現西域騎兵來去如風,強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男人三十

男人三十

霧裡看花
男人三十是一道關,邁過去則功成名就,邁不過去就一無所有。
歷史 連載 237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