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的阿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區,實力大增,猶如一隻羽翼漸豐的雄鷹。
而孫權也鞏固了自己在江東的地位,進一步擴大了勢力範圍。
三國鼎立之勢初步形成,天下局勢暫時穩定。
然而,這場勝利只是暫時的,天下並未真正平定。
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新的紛爭即將拉開帷幕。
曹操戰敗後,心灰意冷,那往日的雄心壯志彷彿被一盆冷水澆滅。
他退回北方,望著滿目瘡痍的大地,意識到自己需要時間來恢復實力,舔舐傷口。
同時,他也需要重新審視戰略,反思失敗的教訓。
而孫劉雙方則藉此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如同兩隻飢餓的狼,貪婪地尋找著新的獵物。
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後,目光投向了益州之地。
他看中了益州的富庶和戰略重要性,那肥沃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如同一塊誘人的肥肉,讓他垂涎欲滴。
於是,他決定率軍西進,開啟新的征程。
另一邊,孫權也不甘示弱。
他派遣大將呂蒙等人攻略江南各地,試圖進一步擴張領土。
一時間,整個華夏大地陷入了新一輪的權謀爭鬥之中,戰火紛飛,民不聊生。
劉備率領軍隊一路西進,風塵僕僕,順利抵達益州邊境。
然而,益州之主劉璋並非等閒之輩,他老謀深算,早已察覺到劉備的野心,下令加強防備。
城牆上士兵林立,戒備森嚴。
劉備明白,要想攻克益州,必須智取,不能強攻。
他派出使者與劉璋交涉,言辭溫和,試圖尋找突破口。
那使者在城中穿梭,傳遞著雙方的資訊。
與此同時,孫權在江南的攻勢也遇到了一些阻礙。
各地郡守紛紛抵抗,組織民團,憑藉城池堅守。
使得孫權的軍隊進展緩慢,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無奈之下,孫權決定暫停進攻,轉而穩固後方,調整戰略。
此時,一個神秘人物出現,他名叫賈詡,智謀超群,宛如一隻狡猾的狐狸。
賈詡投靠了孫權,為他出謀劃策。
賈詡建議孫權與劉備聯合,共同對付劉璋。
他認為,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雙方的壓力,還能乘機謀取益州。
孫權心動了,他那野心勃勃的目光中閃過一絲光芒,立刻派人與劉備聯絡,商議合作事宜。
劉備接到孫權的提議後,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與孫權合作有利有弊。
利在於可以增強實力,共同對抗劉璋;
弊在於孫權可能心懷叵測,日後恐生變故。
但眼下形勢緊迫,或許這是唯一的選擇。
劉備找來諸葛亮一同商議,諸葛亮手撫下巴,分析道:
“孫權此舉,意在益州。若我們與其合作,恐日後會生變故。”
劉備思考片刻,眉頭緊皺,說道:
“但如今形勢對我方不利,若不聯手,難取益州。
不如先答應孫權,待事成之後,再做打算。”
於是,劉備回信給孫權,表示願意合作。
雙方約定,由劉備率軍攻打益州北部,孫權則從南部進軍,形成夾擊之勢,猶如一把鉗子,要將益州緊緊夾住。
就在劉備準備出兵之際,他收到了劉璋的一封信。
信中劉璋言辭懇切,表示願與劉備結盟,共抗外敵。
劉備見狀,心中暗喜,這更加堅定了他奪取益州的決心。
他決定先穩住劉璋,表面上友好相待,待時機成熟,再一舉攻破成都。
劉備表面上答應了劉璋的請求,讓使者帶回了友好的答覆。
暗中卻加緊部署,調兵遣將。
他派遣關羽率領一部兵馬鎮守荊州,以防曹操來襲,自己則親率大軍向益州進發。
一路上,劉備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贏得了民心。
百姓們簞食壺漿,歡迎劉備的軍隊。
另一邊,孫權也按照約定,調集大軍南下。
他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水師,戰船在江面上破浪前行,浩浩蕩蕩地朝著益州開進。
益州城內,劉璋得知劉備和孫權聯軍來襲,心中大駭,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他急忙召集眾將商議對策,然而眾人皆束手無策,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