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來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正言送別二人後,便被洛書瑤叫到書房。
離縣試還有不到一週,每一天都不能浪費,洛書瑤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甚至蓉蓉小九知道顧先生要科舉,這幾天都懂事地沒來打擾。
大雍朝的考試製度較為完善,縣試需要提前一個月報名,顧正言趁上上次去文錄齋分紅,順便就去衙門報了名。
報名需要提交三份材料,分別是“親供”“互結”“具結”,“親供”就是身份資訊,這裡比現在考試要求的資訊還要多,不僅包含了自身的人姓名、年齡、籍貫、體格、容貌特徵,還要加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的姓名履歷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考生的家庭情況良好,沒有做過土匪的爺爺等...
“互結”就容易理解,需要五人同屆考生作保,籤一個承諾保書,一人作弊,幾人GG;也可以找兩個廩生秀才或一個舉人籤個擔保書。
原主參加的前三次科舉,都是互相瞎找的同屆考生作保,記憶中的那幾人好像也是菜雞...
不過身為舉人的公孫昌聽聞此事,便主動提出作保,這也是對顧正言的信任。
公孫昌可不相信詩詞出眾,明算天賦過人的顧正言考個區區縣試還需要作弊。
“具結”就是需要本縣廩生秀才開具一個身份證明,證明考生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而且出身清白,不是娼優或皂吏等的子孫,本人也未從事過“賤業”,這一點就相當於現在的政審。
甚至有些廩生秀才專門幫考生開具“具結”,從而收取一些保費,賺些外快。
當然顧正言肯定不用,他的具結是由周禹忠所認保。
所以這一頓操作下來,顧正言算是和文錄齋脫不了干係,對於文錄齋幾位掌櫃來講,不外乎是舉手之勞,他們此前也沒少幫其他考生作保,但對於顧正言來說,這也算不大不小的一個忙,心底對三位掌櫃還是比較感激。
...
下河村,依舊是風清日麗,只是環眼望去,百花漸謝,新綠更濃。
五月的尾巴到了。
離縣試,還有兩天。
“不行!還有兩天便是縣試,你怎可如此?”洛書瑤皺著眉頭道。
顧正言笑道:“書瑤,難道少看一天書,我就考不了嗎?也不在乎這一兩天。”
“為什麼非要今天,不可以早點嗎?或者你考完之後再去不行嗎?”洛書瑤質問道。
顧正言微微搖頭道:“這叫考前放鬆運動,考完後再去一次也可以,但考前我想帶你去一次,走吧,其實要不了多久時間。”
顧正言很清楚地記得,洛書瑤第一天來下河村問的第一個問題。
“我也可以劃嗎?”
那澄澈憧憬的目光,顧正言久久不能忘懷。
所以今天,顧正言準備帶洛書瑤去桑榆河划船。
之所以選今天,是因為這幾天讀書都讀麻了,加上前幾天唐文軒送的那些註疏和心得,顧正言這幾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洛書瑤的要求下看書,模擬考試。
其實他覺得沒有必要,因為科舉是日積月累的事情,而不是臨時猛灌一陣就可以,但架不住洛書瑤望夫成龍的那顆急切之心...
為了鍛鍊顧正言的做題能力,洛書瑤經常出一些經義問題讓顧正言做,所以顧正言這一陣子做題做得手都有點麻。
至於為什麼不出策論問題,是因為洛書瑤發現顧正言的策論水平,極高,顧正言提出的一些策論建議,很多都是一針見血,極為刁鑽,通常能讓洛書瑤驚歎連連。
當然,顧正言的這些策論是他根據唐宋明時期的策論再加上現代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再進行二次加工後的歸納和總結。
所以洛書瑤很是放心顧正言的策論,明算,詩詞,但是經義卻始終放心不下。
洛書瑤小臉有些猶豫,但目光深處還是有些希冀。
她畢竟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
顧正言見她不說話,面露自信地笑了笑:“相信我!”
洛書瑤盯著顧正言,沉默片刻,然後微微點頭,又把目光偏到旁邊。
顧正言咧嘴一笑道:“走吧,我已經找梁伯借好了船,船槳可有兩個,一人一個,哈哈...”
洛書瑤看顧正言笑得這麼開心,似想到什麼,皺起眉頭,然後微眯雙眼,目露深意道:“你不會是想...像上次從樹上掉下來那般,這次故意不小心...翻船,然後咱們再一起掉進河裡...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