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來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論大雍與胡戰疏策》從很多方面剖析了大雍和胡人的戰爭,並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和建議。
顧正言在策論中指出,大雍節節敗退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個字,錢。
雖然苛捐雜稅年年增加,但依舊補不上北方的窟窿,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這裡面有很多銀子不知道去了哪裡...
所以顧正言建議大雍先收縮防線搞錢和解決內部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請求出戰。
他深知決定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人,要是文武不統一,要打贏一場戰爭,幾乎不可能。
武將在前面衝鋒,文官在拖後腿,怎麼能打贏戰爭?
一腔熱血,最多能打贏一場戰役,但不能打贏一場戰爭。
從前世經驗來看,戰爭的決定因素有很多,比如糧草,醫藥,裝備,士氣,撫卹等,很多都是文官集團的事,要是這些不解決,光靠武將用愛打仗,那還打錘子?
所以要統一文武,就要有共同的利益目標。
當然,共同利益目標,就是錢和權,什麼國泰民安,安居樂業,這些東西大家喊喊口號開心就好,當然,也不乏真正的好官以此為目標。
但這樣的好官,又有幾個?
那為什麼很多文官會不想打仗,主和派的力量這麼強呢,第一點,是因為一場戰爭的消耗,實在太大,軍餉,物資,撫卹等,會拖垮一個朝代,事實上現在大雍的財政已經告急,不說油不油水的問題,再耗下去,胡人還沒打過來,大雍自己就先完蛋了,那文官們還玩什麼?
第二點,也是大部分文官極力主和的原因,是因為武將在戰爭中,會立更多軍功,會獲得更多官職爵位,越打,地位就越高,換句話說,越打下去,武將的地位遲早會超過文官。
文官們怎麼能接受一群粗鄙武夫的地位超過自己?這點就從權的角度侵害了文官利益。
第三點當然是皇帝也不願意看到武將集團勢大,因為武將集團勢大比文官集團勢大,帶來的直接威脅要大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嶽武穆不得善終的原因。
顧正言剖析了問題後,接下來就要解決問題。
首要一點,就是搞錢,而且搞錢還不能侵犯到權貴的利益,不然受到的阻力很大。
所以顧正言搞錢的方法一就是收取商稅,關市稅,建議國家進行酒、鐵、醋專營,顧正言研究過,目前大雍的商稅太低,幾乎沒有,農稅是無法再支撐目前的大雍的。
但是商稅是一個看起來很好,其實是一項具有慢性毒性的政策。
這也是絕大部分穿越小說犯的錯誤,回到古代,搞錢,或者造反成功,就盲目搞出一堆商稅。
甚至以為古代很多朝代沒有商稅,會覺得古人很蠢,其實這大錯特錯。
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早就蓋棺定論,古代的商稅,從長期來講,其實弊是大於利的。
商稅本身從出發點來看,當然是好的,利國利民,但是在古代,商稅具體操作起來就有很多很多問題。
古人早就明白這點...
這點後面再說,但是短時間來看,商稅不失為一項為國家搞錢的極好政策,但是商稅會侵害商人背後權貴的利益,所以顧正言從保家衛國的角度出發,搞了一個“戰時商稅”,就是專門為了對抗胡人定製的商稅,要是胡人被打走,那就取消,這也從側面調動了百姓抗爭胡人的積極性,而且名義上也能站得住,也比較柔和。
暫時來說,鹽、絲綢、茶等一些行業絕對不能碰,這些行業背後的大佬能滅掉敢伸手的所有人。
但酒、鐵、醋可以,因為鐵是朝廷不可缺少之物,佔有大義,酒和醋的話,好像背後的大佬不夠大,可以動...
還有,可以向民間商人募捐,按照募捐金額,適當給出一些商貿優惠政策,甚至官府讚揚,弄個嘉獎牌子等等...
顧正言還細緻描述了一些具體的商稅政策以及相關注意事項,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按照顧正言的政策,不出三年,大雍的財政就會逐漸回暖。
錢的問題解決,還不夠,還有權,要是武將立功太多,會踩到文官頭上拉屎,那戰爭阻力依舊非常大。
針對這點,顧正言提出,用錢和永業田甚至一些商行的股份獎賞有功將領,至於官職和爵位,官職必須是立了很大的功,至於爵位就別想了...
這樣,就稍微緩和了武將在權和地位上和文官的對立,但只能是緩和,消除是任何手段都無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