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達到!帝國系統的第一塊地盤!種植雜交水稻! (第1/2頁)
朝朝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允熥帶領著護衛們一路長途跋涉,從金陵直奔嶺南的桂林府。
這一路上,眾人皆是風塵僕僕,臉上難掩疲憊之色。
桂林府的城門口。
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官員都指揮使韓觀,和右參政耿文彬率領著一眾官員早已在此恭迎。
韓觀乃是鳳陽虹縣人,高陽忠壯侯韓成之子。
洪武初任桂林右衛指揮僉事,在廣西任職期間多次征討蠻人,戰功顯著。
洪武十九年更是討平了柳州、融縣各地蠻人,累升為廣西都指揮使。
韓觀率先上前,拱手行禮道:“末將韓觀,見過靖江王殿下。”
耿文彬也緊隨其後,恭敬道:“下官耿文彬,拜見王爺。”
朱允熥微微點頭,“免禮。”
這些官員們表面上禮數週全,言辭之間盡是對朱允熥這位新靖江王的敬重。
可實際上,他們的心裡對這位從京城來的年輕王爺的能力存著幾分看不起和不屑。
在他們看來,朱允熥不過是個養尊處優的皇室子弟。
朱允熥與韓觀、耿文彬等人見面後,沒有做過多的寒暄,直接說道:“本王想去地裡看看。”
這一要求讓韓觀和耿文彬等人先是一愣,隨後趕忙應下。
但是心中卻愈發覺得這位王爺行事古怪,不懂常理。
“這王爺剛來不先去府衙安頓,卻急著去看地,真是奇怪。”
韓觀心中暗道。
但嘴上還是應道:“王爺吩咐,末將自當從命。”
耿文彬也附和道:“王爺,這……是否先去府衙稍作歇息?”
朱允熥微微搖頭,“不必,直接去地裡。”
在前往田間的路上,官員們相互交換著眼神,小聲議論紛紛。
“這王爺到底想幹什麼?剛來就去看地,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哼,估計就是瞎折騰,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室子弟,能懂什麼治理地方的門道。”
他們覺得朱允熥此舉實在是令人費解,對他的行事風格更是輕視。
在他們眼裡,朱允熥根本不懂治理地方的門道,只是在瞎折騰。
不過,礙於朱允熥的身份,他們表面上還得裝作順從的樣子。
朱允熥來到了地裡,此時的他毫無王爺架子,十分親切地與正在種地的百姓聊了起來。
透過與百姓的深入交流。
朱允熥瞭解到桂林府雖水利發達,可水稻的畝產量卻並不高。
他站在田間,腦海中回憶著朱元璋時期大明朝的農業發展概況。
以及不同地區的水稻產量差異情況。
朱元璋在位時大力推行農田水利建設和諸多農業發展政策。
不少地區的水稻產量在這些舉措下有了顯著提升。
他將桂林府當下的水稻產量與記憶中其他地區的資料進行對比。
越發覺得桂林府在具備水利優勢的情況下,產量卻不盡如人意,其中定有諸多可改進之處。
“換上雜交水稻的技術和種子,產量定然能夠提升很多!”
在田間待了一段時間後,朱允熥心中已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便示意韓觀、耿文彬等人一同返回府衙。
一路上,他神色凝重,默默思考著如何解決桂林府農業產量的問題。
而韓觀等人則在後面跟著,表面恭敬。
心裡卻仍在暗自嘲笑朱允熥的認真勁兒,覺得他這是在做無用功。
“這王爺還真當自己能改變啥呢,瞎折騰。”
韓觀心裡嘀咕著。
回到府衙後,朱允熥即刻召集韓觀、耿文彬以及其他相關官員。
準備商議提高桂林府農業產量之事。
他神情嚴肅地闡述了自己在田間視察的所見所聞。
“本王今日在田間視察,發現咱們桂林府雖水利發達,但水稻產量卻不高。”
“本王認為,我們要對農田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和改良。”
“比如重新規劃灌溉系統、改良土壤等。”
“還要引進更好的種子和先進的耕種技術。”
“並且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指導,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的種植方法。”
雖然他早就已經都安排好,就等著實施。
但,還是得先和這些官員們說一下。
官員們聽聞朱允熥的這些想法後,面面相覷,心中皆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