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過一些螻蟻,何足掛齒 (第1/2頁)
朝朝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時,另一位武將也站了出來.
“殿下,臣以為軍事上這是一個明智之舉。朱棣王爺他們在歐洲想必也遭遇了不少強大的敵人。我們的鐵甲艦和新武器送過去,定能在戰場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這鐵甲艦的堅固程度,足以抵禦敵人的攻擊。而新武器的射程和威力,更是遠超歐洲的武器。”
“在戰場上,我們的艦隊可以遠距離打擊敵人,打亂他們的陣型。這就像給他們送去了一支奇兵,讓敵人防不勝防。”
“而且,王爺他們在歐洲的軍事行動,也關係到我大明的邊疆安全。”
“如果他們在歐洲取得勝利,那些對我大明抱有別異之心的敵人也會有所忌憚。”
“這是從戰略上考慮的必要之舉啊。”
一位文臣站出來反駁道.
“殿下,臣以為此舉可能會引起國內的不安。百姓們聽聞將如此重要的武器和艦隊送往歐洲,可能會擔心自身的安全。”
“畢竟,這些都是保衛我大明本土的力量。而且,一旦艦隊離開,國內的海防力量也會相對薄弱。如果此時有外敵趁機入侵,我們將如何應對?”
“這是關乎大明根基的大事,不可不慎重啊。”
又有一位大臣說道:“殿下,歐洲的地理環境和氣候與我大明大不相同。”
“我們的鐵甲艦和新武器是否能適應那邊的環境還是個未知數。”
“如果因為環境因素導致武器失效或者鐵甲艦受損,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我們不能只看到支援的好處,而忽視了這些潛在的問題。”
朱允熥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
權衡著每一個觀點的利弊。
等大臣們的爭論漸漸平息下來,他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走到朝堂前方。
他先看了看那些反對的大臣,然後平靜地說道.
“咱理解諸位愛卿的擔憂,你們所考慮的方方面面,咱都已慎重思量。”
而對於擔心鐵甲艦和新武器損失的大臣,朱允熥回應道、
“咱亦知鐵甲艦與新武器得來不易,耗費無數心血。然咱以為,若因懼怕損失而將其束之高閣,實非明智之舉。”
“我大明之強大,在於敢於進取。雖海上風險重重,但咱會選派最精良的將士與最有經驗的水手駕馭艦隊,他們定能小心應對海上的各種危險。”
“且此次支援,並非盲目冒險,而是權衡利弊後的決策。”
“咱相信,憑藉我大明的造船技藝與航海技術,定能確保艦隊安全抵達歐洲。”
他看了看戶部大臣,心中也明白他的擔憂,於是繼續說道。
“咱明白財政支出是一大難題。但咱以為,這是一項長遠的投資。”
“支援在歐洲的事業,一旦成功,所帶來的回報將遠超當下的投入。”
“歐洲之地,資源豐富,貿易潛力巨大。”
“艦隊前往,不僅能助我大明之人在當地站穩腳跟,拓展疆土,更能開闢新的貿易航線,使我大明的財富源源不斷。”
“而且,咱會命人在籌備過程中,儘量精簡不必要的開支,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朱允熥頓了頓,思索片刻後繼續回應。
“外交之事,咱亦深知其中複雜。但即便有少數國家心懷嫉妒或敵意,咱也不懼。我大明之強大,足以應對任何挑戰。”
“而且,透過此次支援,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歐洲各國的情況,為日後的進攻提供依據。”
朱允熥繼續說道:“咱理解百姓的擔憂,但咱會向百姓解釋清楚此次支援的意義。這是為了大明的長遠利益,是為了讓大明在世界更有立足之地。”
“再說,南洋諸國,印度半島悉數殲滅,剩下的不過一些殘軍敗將,不足為慮,根本傷不了我大明的海防根本,無須擔心,儘管去幹就是了。”
“而且,此次支援也能讓歐洲的敵人盡數殲滅,收入我大明的手下,何須考慮他們的感受?”
“咱決定工匠和學者仔細研究歐洲的地理與氣候。”
“他們會對鐵甲艦和新武器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改進,確保其能適應歐洲的環境。”
“咱相信我大明的能工巧匠,定能克服這一難題。”
朱允熥說完這些,掃視了一眼殿中的大臣們。
“咱決定支援的這已決定。咱自然是知道這其中有風險,但咱相信,憑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