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熱鬧的集市上,有個鄉下人擺著攤位賣梨。他的梨味道十分甜美,香氣撲鼻,由於品質上乘,價格也定得頗高。
這時,來了一個道士,他頭戴破舊的頭巾,身上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裳,走到鄉下人的梨攤前,伸手乞討。鄉下人不耐煩地呵斥他,可道士卻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鄉下人這下子怒火中燒,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道士不緊不慢地說:“您這一車有好幾百個梨,我這個老和尚不過是求您給我一個,對您來說也沒什麼大的損失,何必發這麼大的火呢?”周圍看熱鬧的人也紛紛勸鄉下人,讓他拿一個不太好的梨給道士,打發他走算了。可鄉下人卻固執得很,死活不肯答應。
集市店鋪裡的一個夥計,實在看不下去這兩人沒完沒了的爭吵,就自己掏錢買了一個梨,遞給了道士。道士接過梨,連忙拜謝,然後對眾人說道:“我們出家人不懂得什麼叫吝嗇。我自己有好吃的梨,現在拿出來請大家品嚐。”有人好奇地問:“既然您自己有梨,為什麼不自己吃,還來向別人討要呢?”道士回答說:“我特意需要這個梨核來做種子。”說完,他雙手捧著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很快,一個梨就被他吃得只剩下核了。他把梨核拿在手裡,解下肩上揹著的小鋤頭,在地上挖了個幾寸深的坑,把梨核放進去,然後又用土把坑填好,接著向圍觀的眾人索要熱水來澆灌。有幾個愛湊熱鬧的人,跑到路邊的店鋪裡要來了滾燙的開水,道士接過來,澆在剛才挖坑的地方。
大家都緊緊地圍在周圍,目不轉睛地盯著。只見那坑裡漸漸冒出了嫩芽,嫩芽一點點長大,很快就長成了一棵梨樹,樹枝和葉子繁茂地舒展著。轉眼間,梨樹就開花了,又過了一會兒,花朵謝了,結出了果實。那梨子又大又香,沉甸甸地掛滿了枝頭。道士於是從樹上摘下梨子,分給圍觀的人吃,不一會兒,樹上的梨就被分光了。
分完梨後,道士拿起小鋤頭開始砍樹。只聽見“丁丁”的砍樹聲持續了好一會兒,梨樹終於被砍倒了。道士扛起帶葉子的樹幹,不慌不忙地慢慢離開了。
一開始,道士施展法術的時候,那個賣梨的鄉下人也混在人群中,伸長了脖子,全神貫注地盯著看,連自己要賣梨的事都忘得一乾二淨。道士走了之後,他才想起自己的梨車,回頭一看,車上的梨竟然一個都不剩了。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剛才道士分給大家的梨,全都是自己車上的。他又仔細看了看車,發現車上的一根車把不見了,斷口處很新,明顯是剛被砍斷的。鄉下人心裡又氣又恨,急忙順著道士離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他轉過牆角,就看到那根斷了的車把被扔在牆根下,這才明白,原來道士剛才砍的那棵梨樹,就是他車上的車把變的。可道士早已沒了蹤影。整個集市上的人都被這一幕逗得哈哈大笑。
異史氏說:這個鄉下人糊里糊塗的,那副傻頭傻腦的樣子實在可笑,他被集市上的人嘲笑,也是有原因的。常常看到鄉里那些自稱家境富裕的人,好朋友來借米,他們就會滿臉不高興,還盤算著說:“這可是我們家好幾天的口糧啊。”有人勸他們救濟一下處於危難中的人,或者給孤寡老人一頓飯吃,他們就會生氣地算計著說:“這夠十個人、五個人吃的呢。”甚至有的父子兄弟之間,為了一點點錢財都要斤斤計較。可等到他們沉迷於賭博和放蕩的生活時,卻又毫不吝嗇地把口袋裡的錢全部拿出來;一旦面臨殺頭的危險,為了贖命,更是毫不猶豫地傾家蕩產。像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說也說不完。這個愚蠢的鄉下人,做出這樣的事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