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一桶金 (第1/2頁)
饞貓與串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林氏特意找了自己最體面的一件衣服換上,又給倆孩子各找了沒有補丁的衣裳,娘仨早早吃了飯關了院門去趕路。
出了村子,很快上了大路。路兩邊是齊整整的莊稼地,早春地裡還是光禿禿一片,林荷兒這是第一次出村,很是興奮,不過周圍除了田地就是腳下土路,走了陣,風景都是如此,自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了。
三山村算是周圍十里八村距離鎮上比較近的村子,娘仨就這麼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大半個時辰,比往日林娘子獨自出門花了不少時間。
等到了鎮子口,荷兒覺得自己兩條腿已經不聽使喚,站那兒忍不住打擺子,好在一路堅持下來。再看小弟林東,也是一副快要受不住的樣子。
進了鎮裡,林荷兒重新打起精神朝街道四周望去,只見一條稍窄的青石路分佈南北,兩邊是一溜兒店鋪,各種做買賣都有,鎮子上來往行人很多。
林娘子;荷丫頭牽好小弟的手,咱們這就去繡鋪。
鎮上僅有一家繡品鋪子,林娘子帶著倆孩子熟門熟路走了半盞茶就到了鋪子門口。門口站著個迎來送往的小夥計,看到往這來的娘仨兒也不陌生,忙笑著上前招呼;林家嬸子來了,可是來交繡品?
正是了小哥,麻煩您喊下掌櫃的。
好嘞,您店裡等,說完轉身進了鋪子裡間叫人。
等了有一會,就看到一位年齡稍長的婦人從裡間笑著出來,熱情的上前招呼林娘子;林家妹子來了,可是又繡了好東西?快拿來我看看!
徐姐姐,東西都在這兒,您看看,說著話,林娘子從隨身挎著的籃子裡拿出個布包,開啟布包,裡面放著幾張娟帕。
徐氏對林娘子的繡活很熟悉,挑了帕子看過一遍很是滿意,這林家娘子繡工不錯,就是平日還要忙些其他活計,每次拿來的東西數量不多。
咱們還是按以往的價錢算給妹子,這些帕子一共是72文。
林荷兒心裡算了下,娘繡了六條帕子,一張才得12文,除去買繡線跟布料錢,這人工費真不值錢!
荷兒這邊心疼自個老孃,還不知林娘子這繡工已是繡鋪給的最高價。通常繡鋪收帕子,也分三六九等,繡活普通的,一條收上來也就8文錢,好些的10文,像林娘子這種,繡工算是夠得上繡娘級別,才能給到12文。當然,這是鎮上的價格,若是去了縣城,那物價自然又不一樣。
賣完帕子又買了些繡線跟娟布,在春耕之前林娘子還能再繡些拿來換錢。
正要拿了東西跟掌櫃告別,衣角就被自家閨女拉住。
娘,咱們還有些東西沒拿給嬸嬸看,林荷兒瞧著自家娘這是把自個兒的事給忘到了身後,忙出聲提醒。
對的,瞧我這記性!說著又將籃子裡另外一布包拿出來;徐姐姐看看,這是家裡丫頭空閒了自己琢磨的,您這兒收不收?
徐氏看到櫃檯上開啟的布包,裡面是些自己沒見過,用綵線編織的東西,問道;這是丫頭做的,瞧著倒是新奇,都是些什麼?
回嬸嬸話,這是手鍊,我自己空閒時琢磨的,說著話,林荷兒伸出胳膊拉起袖口,露出手腕處戴的手鍊給對面婦人看。
瞧著小丫頭手腕上戴的東西,確實新奇好看。自己自是知道手鍊這種東西,通常都是金銀打製,上面再鑲嵌上玉石瑪瑙之類的名貴珠寶。屬於大戶人家小姐婦人們才戴的首飾。這種用繩子編織的倒是第一次見。丫頭心思倒是討巧。
嬸嬸看到的這只是其中一種,包裡還有其他款式,說著林荷兒從櫃檯布包裡又拿出其他手鍊介紹;像這種上面編織了鵝卵石,這種是貝殼,這種是纏繞了兔毛,還有這種是扎頭髮的頭繩,最後林荷兒指了指自己頭上頂的倆白色絨球。
徐氏沒想到這用綵線編織的手鍊竟那麼多種,一個個看過來,發現這編織法自個兒竟沒見過,倒是對這東西起了興趣,瞧著搭配上這些貝殼兔毛做出的手鍊,看著倒像是早些年,見到的西域外族人戴的風格。尤其是小丫頭頭頂上的發繩,做得很是有意思。
普通百姓家孩子自是帶不起金銀做得手鍊,這種彩繩編織的倒是可以。徐氏把所有手鍊看了遍,覺得這生意做得。
丫頭這手鍊做得不錯,嬸子就收下了,往日咱們也沒賣過這東西,價格我就按絡子的價給你;這不戴裝飾的手鍊按2文錢一個,貝殼跟鵝卵石按5文錢算,兔毛應該是這裡面最複雜的?徐氏常年做生意,專業還是有的。
是呢嬸子,這兔毛看著只幾小撮,處理起來卻是最麻煩。林荷兒看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