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鎖定目標 (第1/2頁)
瓶中養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範洙是首爾大學事業有成的明星校友。
他原本是首爾大學86屆學生,還曾創辦了線上遊戲公司han game,2000年又與首爾大學同屆畢業的李海珍創辦的Naver搜尋合併成為NhN。
兩人先後成功推動了遊戲收費、電子郵件和知識檢索等服務,NhN也成為了當時半島訪問量最高的網站之一,但最近幾年他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
因為,在2004年金範洙以“想要開始新的挑戰”為由離開了Naver,背後的原因其實有很多。
既包括公司的內部衝突、權力鬥爭,也有自己開創的遊戲部門代理的網遊業務逐年縮水。
還好他很明智的在喪失最後的話語權前,選擇了功成身退。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時代,與其繼續在鬥爭中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賣掉股權,拿錢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來首爾大學宣傳也是迫不得已,離開Naver的這幾年他一直在尋找新的機會。
錢雖然花出去不少,但一直是入不敷出,也沒有找到真正心儀的專案。
直到iphone的閃亮登場,讓他覺得智慧手機衍生出的手機應用程式,將是未來的發展熱點。
於是,他立刻組織團隊開始開發適用於智慧裝置的手機應用。
只是受限於外貿管制iphone一直沒有獲准在半島發售,再考慮到ioS系統的封閉性,他決定從更加開放、應用也更加廣泛的Android平臺入手。
只要他們提前佈局,開發出幾款適用度較高的應用程式,就可以提前搶佔市場填補市場空白,佔領先手優勢。
從他在歐美做的調研來看,目前可在智慧手機上執行的軟體主要是郵箱、相機、瀏覽器、天氣、音樂播放器等基礎專案。
隨著智慧手機功能的進化,人們肯定會衍生出更多的需求,只要趕在其他人前面出手,以後龐大的市場必將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最終的構想是開發自己的遊戲、搜尋、社交、即時通訊、教育、娛樂甚至旅行等方面的應用。
只不過他想研究的方向太多了,資金和研發能力卻不足,只能挑幾個最看好的先試試水。
主要也是因為手機程式編寫和開發還是一個很新的東西,雖然和電腦程式設計有很多共同之處,但專攻這方面的開發人員還是太少。
與其高薪去其他公司挖角,還不如直接跑到母校,採取股份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們的研發熱情。
首爾大學可是人才濟濟的地方,說不準就會湧現出一兩個破解、套殼方面的天才,讓他們節省大量基礎工作。
反正半島這方面的法律也不太健全,即使將來惹出些麻煩也方便免責,出了事也是合作者的私人行為,沒準兒還能成為“受害者”。
他自己公司也是養了不少研究人員的,雖並沒寄太多希望給這些在校生,但也渴望能收穫一些天才的靈感。
就算什麼也沒研究出來,他也沒有損失,先把種子種下去,等他們成熟了更方便拉上自己的戰車。
他們的團隊其實早就盯上了一款今年新出的移動聊天工具whats App,這是一款基於手機號碼註冊,並接受驗證簡訊開通,然後會自動檢索使用者手機聯絡人中已使用該程式的人,並自動新增到使用者程式。
這款軟體使用者可以免費試用一年,之後每年收費0.99美元,而金範洙則是想做一個類似的,靠永久免費快速積累使用者。
只是因為無法繞過對方的版權封鎖,暫時陷入僵局。
按照他們的計劃,準備用6-8個月時間,以套殼加原創的方式慢慢把這個程式“韓”化,變成自己的東西。
在創業招募會後,劉宇盛並沒急著與金範洙的團隊接觸,畢竟他現在還算個門外漢,需要時間潛心學習,等一切就緒後再給對方來個大驚喜。
可以看出金範洙的野心不小,會上他提出的構想很宏大,本次開展的研發計劃也不只是即時通訊程式一項。
但其它的幾款更誇張的設想,劉宇盛並沒聽過,估計成功的希望不會太大。
在程式設計方面,劉宇盛前世只是在大學期間學了一些基礎的c語言,能用修改器暢遊單機遊戲的地步。
但在這一世的記憶中,他卻在老媽的雞娃過程中接受了更為全面的教育,所謂全面最多算是各方面都懂一些,也並不是太過深入。
當然了,對手機app的開發他還是一張白紙,雖然自學程式設計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