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盤點力挽狂瀾十大名將(三) (第2/2頁)
紅果滾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聽著這八個字,天幕下的李世民就已經感覺到熱血沸騰了。
【單論名氣,郭子儀遠高於李光弼。
單騎退回紇,活著進入了武廟。
他的人生不僅傳奇,對大唐的貢獻也更高。
但若是隻論平定安史之亂的功績和軍事水準,兩人則是不分上下。
郭子儀收復長安,洛陽,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帶領部隊不斷擊破敵軍。
而李光弼則是謀略出眾,多次領導關鍵的戰役,為最後的勝利奠定基礎。
若是沒有這二位,安史之亂的平定,或許還要延續上一段時間。】
彈幕上,關於兩人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
【李光弼的指揮水平更高,郭子儀打過幾次大敗仗呢。】
【戰功中興第一,二位名不虛傳。】
【王忠嗣:都是我的小弟!】
【只可惜,同為功勞巨大的忠臣,性格方面卻截然不同,若是李光弼能夠如郭子儀一般處事圓滑,也不會被皇帝猜忌,名聲受損,最後鬱鬱而終了。】
皇帝猜忌?鬱鬱而終?
天幕下,李世民看著眉眼直跳。
面對如此一個國之柱石,皇帝竟然還會猜忌對方?
若他真想謀權篡位,恐怕早就帶著自己的人割據一方了吧?
呵呵。
怪不得這大唐遲早要玩。
原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繼小媽文學之後,高手更是層出不窮。
在李世民看來,作為一個皇帝,不能為自己的百姓謀求利益,不能善待自己的臣民,不能帶著國家向前方發展,那就不算是一個好皇帝。
如同李隆基這般的,雖然發展了大唐,但也讓大唐差點狗帶的,就更別提了。
大明位面,看著天幕上的李光弼,朱元璋搖頭嘆息.
“可惜了,如此一員忠臣良將,卻因為猜忌而鬱鬱而終,也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啊。”
“若是生在大明,立下如此汗馬功勞,咱一定會好好待他的。”
旁邊的朱標聽著,眉心都止不住狂跳。
好好待他?
我的老爹,你真是講笑話。
那些年陪著你打天下的三十多個人,現在還活著幾個呢?
朱標為這事,還多次勸阻過朱元璋呢。
而老朱顯然沒有意識到朱標在想什麼,還在盯著那些天幕上一些譁眾取寵的留言一個勁兒傻樂。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標兒,你說這力挽狂瀾的人物,有沒有咱大明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