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命方孝儒為欽差大臣 (第1/2頁)
佛系無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藍玉的爽快表現,著實令朱元璋心中泛起一絲疑惑和警覺,朱元璋不由得暗自思忖著,這種不同尋常的態度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事情。
“眾愛卿以為如何?”朱元璋將目光投向了淮西眾人,試圖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真實的看法。
然而,淮西集團的人早已事先收到了訊息,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被推舉之人並非出自淮西一脈,無論是誰,都無關緊要。
“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眾人齊聲高呼,聲音整齊劃一如同一人所言。
這般高度一致的回應,反而讓朱元璋愈發堅信這其中定然存在著不可告人的貓膩,只是一時之間,他還難以洞察出到底是何種陰謀詭計。
不過,既然淮西集團沒有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也就意味著他們無法藉此謀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如此一來,朱元璋覺得自己也無需刻意去唱反調,倒不如先靜觀其變,瞧瞧這群心懷叵測的傢伙究竟想要搞什麼名堂。
朱元璋大手一揮,果斷地下達命令,“既如此,那就傳旨吧,封方孝儒為欽差大臣,不日離京,趕赴曲阜,深入調查此事,咱賦予他代天巡牧之權,務必妥善處理,以安撫萬民之心。”
“領旨。”站在一側專門負責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官員趕忙恭敬的應聲道。
朱元璋繼續說起了其它事兒,“魏國公啊,咱聽說你兒子也辭了軍職?”
徐達站出來回答道,“回陛下,犬子不堪大用,讓他請辭總好比丟人現眼的好。”
“可是咱聽說,辭了軍職,轉頭就去了虞王麾下啊。”朱元璋淡淡的開口道,語氣聽不出喜怒哀樂。
不過徐達卻是聽出了濃濃的懷疑和試探,徐達依舊一副平平淡淡的架勢,“小孩子玩鬧罷了,混點俸祿而已。”
“咱已有明旨,虞王的這支兵馬建制,由於不歸朝廷調動,所以朝廷不會給予任何幫助,軍中任何將領和士兵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轉投進去,眾愛卿不要明知故犯。”
朱元璋敲打了一下淮西中的某群人。
先開始聽說李景隆過去了,朱元璋還沒太當回事,畢竟李景隆算是朱雄英的表哥。
可是徐允恭過去了就不一樣了,徐達向來是中立派,徐允恭加入朱雄英的陣營,是否表明魏國公府站隊朱雄英了?
若是未來朱雄英承繼大統,那徐家自然是再延續幾十年風光,可若是未來不是朱雄英承繼大統呢?
那徐家必遭清算。
徐達這麼早就把寶押上了嗎?
連朱標都還沒有繼位,徐達這麼快就表態了?
徐達的這波操作,讓朱元璋感覺到了濃濃的危機感,有種大明被別人安排好了的感覺。
有種大明不受自己控制的危機感。
“是,不過犬子還沒幹到將軍呢,因此也不算將領吧?”徐達淡淡的問了一句。
這一問,朱元璋有些下不來臺了。
朱元璋覺得徐達在埋怨自己,沒有讓徐允恭做到一軍主將的位置,畢竟聽說徐允恭一過去就是一軍主將了。
一旦自己應下了,那就坐實了自己小氣摳門,不捨得給官。
可若是不應這事兒,那徐允恭轉投朱雄英麾下,那就啥事兒沒有啊。
朱標開口道,“魏國公說笑了,父皇的意思是允恭怎麼也跑去跟雄英胡鬧去了,沒有其他意思。”
朱標開口解圍。
徐達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不過誰家沒有不爭氣的兒子啊,臣家也不例外,那小子不爭氣,臣也沒辦法。”
“天德說笑了,好了,不談這件事了,咱還有一件事要說,前年的時候,也就是洪武十三年,西平侯沐英率陝西明軍進攻北元脫火赤部,大破元兵並活捉了脫火赤等將領?,去年洪武十四年,天德你和淮學以及沐英等抵抗北元平章乃兒不花等南犯大明邊境,兩軍均大勝並生擒了元廷的一些將領?,昨兒個咱低頭一算,自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以來,大明開國已經十五年了,可是北元遲遲未能覆滅,所以咱想問問你們的意見,在三年內組織一場大的兵力,一舉蕩平北元,掃蕩蒙古,你們有什麼意見?”
朱元璋轉移話題,說起了正事兒。
聽到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四個字的時候,不少人咳嗽了兩聲。
參與過元末驅韃復中之戰的人都清楚,朱元璋這八個字的功績是有不小水分的,雖然最後這事兒是他辦成了。
但是真正抗元的劉福通、韓林兒、陳友諒、張士誠這些人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