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 29 章 (第1/1頁)
吹笛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賀明珠先是感謝各位領導的慷慨解囊,轉而卻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借錢只能解決一時的困境,卻無法從根源上解決我家的困難。”
對著神色各異的大小幹部,她說:“事事依賴別人,事事等著別人幫忙解決,只會滋生出懶漢和軟骨蟲,失去獨立奮鬥的志氣和能力。我想要的是自力更生,是一次次被生活打倒,仍有站起來的勇氣和力量。即使再困難,也要有一根壓不斷的脊樑骨。”
老礦長明顯動容。
“即使要付出一千倍,一萬倍的努力?即使你的努力很有可能得不到回報?”
賀明珠說:“是的,即使要付出一千倍一萬倍的努力。”
聽到這話,這一群領導們,有的讚許,有的不屑,有的搖搖頭,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才敢放出這樣的大話。
“但我的努力不是沒有回報。”
賀明珠從五斗櫥裡拿出一個木盒子,開啟給眾人看,裡面是一摞借條。
這段時間以來,賀明珠一邊掙錢一邊還債,除了買原材料所必須留下的錢以外,其餘的都拿去給債主還錢,已經還了將近一千塊的債了。
債主拿到錢,開一張收條,連著沒用了的借條,一併交給了賀明珠。
老礦長一張一張快速翻著借條,問她:“這些都是你這段時間還的?”
賀明珠說:“一部分是我哥用工資還的,一部分是我擺攤以後還的。”
今天慰問的這些礦工家庭,人人都在訴苦,要礦上兜底,要解決工作解決物件解決住房。
老礦長雖然覺得壓力很大,但沒有覺得沒什麼不對,畢竟這些礦工是為了煤礦才失去了生命和健康,礦上也該負責。
然而,當真的有礦工遺屬自食其力,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時,他的固有觀念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見老礦長的神色開始動搖,賀明珠趁熱打鐵道:“我理解您的顧慮,但現在改革開放了,和以前不一樣,國家鼓勵發展個體經濟。”
她拿出一份珍藏的報紙,內容是兩位副總理前往北京首家個體飯館吃飯的報道,交給眾人傳閱。
“北京的衚衕裡開第一家個體飯館的時候,七十多個國家的記者去採訪,大使館的人也來吃飯,現在連兩位國家副總理都親自過來參觀。”
“我們烏城在改革開放的步調上總比北京要慢一步,但既然現在北京已經不把開飯館當作復辟資本主義了,我們又何必還要堅持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