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溫暖warmth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
我覺得愛看書是件好事,但似乎我的樂趣總會被扼殺在搖籃裡,在爸媽的觀念裡,學習學校裡的知識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事便都是無常打野(江城話)的事。但我還是有些幸運的,在我的童年裡以及成長的過程中,我還是看了幾本書的,因為沒有其他的書,我總會把我擁有的我能看的,不斷重複的看,我並不覺得厭煩,反而覺得彌足珍貴。
我擁有的屬於自己的第一本書,我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書了,但我依舊清晰地記得我愛不釋手,那一段時間無論做什麼我都會捧著它,把它揣在懷裡。記憶裡我好像都沒怎麼看懂那本書,因為得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沒上學,認識的字僅限於媽媽教我的那幾個。我不知道對於這本書的喜歡是因為遇見新鮮東西的新鮮感,還是與生俱來對書的親切感,但我覺得有一顆種子肯定是在這時候種下了。
可惜那本同語文書大小的書,在我懷裡沒揣多久,就被鄰家的爹爹娃,她就是老媽愛去玩的姥姥家的女兒,按輩分她和我爺爺是一輩的,而爺爺在我們的方言裡是爹爹。爹爹娃為了逗我玩,扔進了隔壁鄰居家的院子裡,毫無疑問,我哭了,視若珍寶的東西被丟了,怎麼能不哭呢。鄰居前不久搬去城裡了,一時半會這本書是不會回到我手上的。我的難過、我的痛哭流涕並沒有引起大人的重視,他們覺得不過就是一本書而已,更何況我還是學齡前兒童,字都沒認識幾個,我哭不過是因為那本書對我來說是新鮮玩意,一個四歲的孩子玩性本來就大,過會被其他的什麼吸引了注意力,便就會忘了。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自己難過了多久,但我從未忘過那本書,明明根本不知道那是本什麼書,但它就是在我心裡揮之不去。鄰居偶爾會回來,回來的永遠只有男主人一個人,在我的記憶裡,他們的片段太少了,幾乎沒有,有的也只是丟書後他偶爾回來的記憶。其實小小的我面對他是充滿恐懼的,可是想到那本書,內心掙扎著,最終還是跑向站在門口的那位禿頭伯伯:伯伯,我有本書在你家,之前被人丟的,在院子裡。他說他家院子裡並沒有什麼書。他見我半天沒有離開,便說: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我看到院子裡雜草叢生,已經老高了,憑著我的記憶,我在院子裡靠近後門臺階邊開始撥弄著那些草,果然除了草和剛下過雨溼潤的泥土以及幾個垃圾外,便什麼也沒有了,難過的情緒一下子又上來了:沒有了嗎?記得明明是往這邊扔的啊,這一天便是情緒低落的一天。
特別小的時候的記憶,估計沒幾個人能記得,就算腦子裡有,也大多都是零星的碎片,我也不例外,可獨獨關於這本書的記憶,太過於清晰了。在後來的十幾年裡,我又偷偷潛進去找過幾次(門是開的,伯伯有交代爺爺幫忙看家),甚至在這幢房子租給二十多個工人住後我依舊沒有死心,明明知道找不到了,可還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去看看那個院子,最後的最後,我在十三四歲之後,便把那本書拋之腦後了,不是忘記了,只是不去想它了,因為後面便是中考以及高中的奮鬥了。
後來讓我喜悅的是,我又獲得了兩本書,雖然都是舊的,我卻愛不釋手,反反覆覆也不知讀過多少遍,怎麼看都看不厭,反而越來越歡喜,我想,這便是書本的魅力。這兩本書,一本是小兒插畫故事書,還挺厚,可惜書的封面沒有了,而且少了幾頁,我拿到手上時,我看見的那則故事已經是半篇了,是小熊摘玉米的故事,不知道前面有幾則故事已經不見蹤影了,這是我上學前班時姐姐送我的,姐姐是爸爸親二哥的女兒,比我大五歲,大概是她長大了,便不喜歡這種小兒讀物了,便送給我了,畢竟大孩子應該讀更高深意點的文章。還有一本便是童話故事,是爸爸的同事留在廠裡的,大概也是不要了,爸爸便拿了回來給我看。書的名字就叫美人魚,但美人魚只是其中一則故事,封面則畫著一條身處海洋的美人魚。
這兩本書到我手上時,還是挺牢固的裝訂著在,大概是我翻多了,便都散架了,尤其是姐姐送得那本,那個時候,我只有這一本書,可能是小小的虛榮心在作祟,我覺得那是我最喜歡的東西,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我最值得炫耀的東西,便悄悄的把它裝進了書包,帶去學校了,就被老師發現了。於是,老師上課的內容有很多就是我這本書,老師用它給全班講故事,於是我便更驕傲了,內心可開心了:老師用我的書給全班講故事耶。可是有開心的時候,也有難過與失望的事,媽媽不讓我將那本書帶到學校,她覺得會增加書包的重量,怕壓著我會讓我長不高。所以有那麼幾次,我偷裝不成功,老師問我帶沒帶故事書時,我說沒帶,老師也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