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四站:倫敦 (第1/2頁)
熊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結束了在德國法蘭克福充實而富有成效的行程,林宇和夏曉帶著對智慧家居行業新的認知與合作構想,精神飽滿地奔赴環球之旅的第四站——英國倫敦。飛機平穩降落在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剛踏出艙門,濃郁的英倫風情便撲面而來。古老與現代交織的建築風格,操著英式口音的人群,處處彰顯著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蓬勃的現代活力。
智創未來英國地區負責人陳悅早已等候在機場,見到林宇和夏曉,她滿臉笑容,快步上前接過行李:“林總,夏曉姐,可算把你們盼來了!歡迎來到倫敦,一路肯定累壞了,接下來的行程我都安排妥當啦!” 林宇笑著拍了拍陳悅的肩膀:“小陳,辛苦你啦,每次都這麼周到。”
稍作休息後,陳悅帶著他們前往倫敦的科技創意中心。這裡匯聚了眾多前沿科技公司和充滿創意的初創團隊,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科技元素,訴說著這座城市在科技領域的探索與創新。與法蘭克福側重於金融科技與智慧家居的跨界融合不同,倫敦的科技生態更具多元性,尤其在人工智慧與藝術文化、教育領域的融合應用上獨具特色。
他們首先來到一家名為“artificial e”的創新企業,專注於人工智慧與藝術創作的融合。公司創始人兼創意總監艾米麗·懷特(eily white)親自迎接。艾米麗是一位擁有藝術史和電腦科學雙學位的奇女子,在藝術與科技的交叉領域深耕多年,成功策劃多個極具影響力的人工智慧藝術展覽。
走進公司的藝術展廳,艾米麗興奮地介紹起他們的核心專案——ai藝術創作系統。“這套系統打破了傳統藝術創作的邊界,透過深度學習海量的藝術作品,ai能夠理解不同藝術風格的特點,並與藝術家合作進行創作。它可以根據藝術家的創意構思,快速生成藝術草圖,或者協助完成複雜的藝術細節,為藝術創作帶來全新的靈感與可能性。” 艾米麗一邊操作著展示裝置,一邊展示著一幅幅令人驚歎的ai生成藝術作品。
林宇饒有興致地問道:“艾米麗女士,在藝術創作中融入ai技術,如何確保作品的藝術性和獨特性呢?畢竟藝術是很注重個性表達的。”
艾米麗微笑著回答:“ai只是創作工具,我們始終強調藝術家的主導地位。ai提供的是基於資料和演算法的創意啟發,藝術家會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和個性化表達,最終作品融合了ai的技術優勢和藝術家的獨特風格,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我們還定期舉辦ai藝術創作工作坊,讓更多藝術家和愛好者參與其中,探索ai與藝術的無限可能。”
林宇聽後,不住點頭:“這個理念太有創意了,將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為藝術創作開闢了新路徑。在國內,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人們對藝術創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種模式或許能帶來新的機遇。我在想,如何將這種模式與中國的藝術文化特色相結合呢?”
艾米麗眼睛一亮:“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思路!我們可以深入探討,整合雙方的資源和創意,開發出更具東方韻味的ai藝術創作體驗。”
隨後,他們來到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教育應用的企業“brawave education”。公司首席教育技術專家大衛·布朗(david brown)接待了他們。大衛畢業於牛津大學教育技術專業,在人工智慧教育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主導開發了多款深受學生和教師喜愛的教育產品。
在展示廳裡,大衛展示了一款智慧學習輔助系統:“這是我們研發的智慧學習輔助系統,它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習慣,為學生量身定製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透過智慧輔導、虛擬實驗室等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遇到難題,系統會自動分析問題,提供針對性的解題思路和練習,就像擁有一位專屬的私人教師。”
夏曉好奇地問道:“大衛先生,這套系統在實際教學中,如何與教師的教學工作相配合呢?畢竟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衛耐心解釋道:“我們始終認為ai是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而不是取代教師。這套系統可以幫助教師更精準地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減輕教師的重複性工作負擔,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和學生的情感關懷上。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系統生成的學習方案進行調整和最佳化。”
參觀結束後,陳悅安排林宇與英國人工智慧行業資深研究員、市場戰略